憤怒傷肝、悲傷傷肺?孩子哭泣到底要不要阻止?

古久澤靖夫    2021年08月03日 21:00:00

人在害羞發窘的時候會臉紅,緊張時呼吸變淺、手心冒汗,這是因為肉體時時刻刻感知情緒的變化,直覺做出相應的生理反射。除了肉眼可見的生理反射,還有同時發生在身體內裏的變化,因此作者都說「臟腑是情緒的鏡子」。臟腑反映情緒,情緒影響臟腑,彼此強力牽動。



 



中醫學說認為,憤怒傷肝,悲傷會傷肺,憂思傷脾胃,恐懼傷腎,情緒會深深刻劃在臟腑的記憶中,所以經常發怒的人肝不好,承受巨大壓力的人胃穿孔,負面情緒是削弱臟腑能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過來說,肝臟生病的人暴躁易怒,胃不好的人承受不住壓力。正因為身心如一,所以整復必須同時調理身心,透過修復肉體調理情緒,進而強化臟腑健康。



 



基於同樣原理,孩子哭泣時不宜強行阻止或打斷,應該讓他盡情哭個夠,因為哭泣本身就是身體消化情緒的自我整復。徹底發散悲傷的情緒,才不會積鬱而傷肺。想哭就哭個夠,哭累了就睡,第二天起床又是晴空萬里的好心情。



 



同理,怒氣攻心時,用力吐氣,或是放聲大吼,也是一種自我整復。只不過發洩情緒時不應打擾到他人,這是基本的教養和禮貌。



 





 



*本文摘自《孩子的健腦操》,新自然主義出版。



 



 



【作者簡介】



 



古久澤靖夫



 



生於 1966 年,整復師,Breathing Stretching 院長。



 



從十多歲起即陸續學習空手道、氣功、瑜珈、斷食、整復,發展出獨門的整復暨美容理論與技術。開設「Breathing Stretching」教室,指導許多學員改善健康問題。教學對象囊括整復師、瑜珈教師、芳療師、美容按摩師等專業治療人員。



 



在日本全國各地開辦講座、酵素斷食營,並在電視、廣播等媒體指導民眾整復伸展知識,皆深受好評。



 





【譯者簡介】



 



胡慧文



 



台灣台南人。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



 



曾任出版社主編與企劃編輯,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譯有《孩子的能力,決定在爸爸的小習慣》、《孩子怎樣也講不聽?原因竟然是腎上腺疲勞!》等暢銷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