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前就遇過至少七次暗殺!如果希特勒提早死亡 歷史會因此改變嗎?

約翰‧維辛頓    2021年08月27日 07:00:00

歷史上最引人入勝的「如果……可能會怎樣」的假設,就是如果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在挑起大規模屠殺,使世界陷入最具毀滅性的戰爭之前被殺,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希特勒在一九三三年上台之前,至少已遇過七次暗殺。最早的一次發生在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年輕的他還是個籍籍無名的激進份子,當時,他在慕尼黑知名的「皇家啤酒屋」〈Hofbräuhaus〉發表演說,聽眾中有許多新納粹黨的成員,同時也有許多左派的反對者,雙方爆發了鬥毆,而在這場混戰中,一群不知名的襲擊者開始向希特勒的方向開火。



 



這位未來的元首〈Führer〉毫髮無傷,事實上,他繼續激昂地演說了二十分鐘,直到警察前來。



 



兩年後,類似的情節又在圖林根〈Thuringia〉上演;同年在萊比錫,有人對他的車子開槍。一九三二年,一名槍手朝他往返慕尼黑與威瑪〈Weimar〉之間的火車開槍。



 



(延伸閱讀:蔣介石最崇拜的人是希特勒 而不是他的革命導師孫文



 



喬治•埃爾瑟〈Georg Elser〉



 



希特勒掌權之後的數年間,發生過二十五次以上要取他性命的暗殺行動。其中最巧妙的一次,是由一名共產主義者,名叫喬治.埃爾瑟〈Georg Elser〉的木匠所策劃。



 



埃爾瑟從一九三八年下半年開始製造一枚定時炸彈,完成之後,他夜復一夜地潛入慕尼黑的「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Bürgerbräukeller〉,那裡正是一九二三年希特勒策動「啤酒館政變」〈Beer Hall Putsch〉失敗的所在地。



 



埃爾瑟潛入此處是為了在講台旁的石柱挖出一個隱藏的凹洞,因為他知道,希特勒將於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八日來此處演講,那一天正是「啤酒館政變」的周年慶,在納粹的日曆上是個大日子。



 



終於,這名木匠成功地將炸彈安裝在凹洞中,並設定好在希勒特演講到一半時爆炸。一切都很完美,這項裝置果真如預期地爆炸了,而且還炸毀了一部分的屋頂,剛好砸在演講者的講台上,造成數十人受傷、八人死亡,但希特勒卻不在其中,因為戰爭使他更動了他的時間表,他比預計時間更早結束了演講,所以等到炸彈爆炸時,他早已在十三分鐘之前揚長而去。



 



埃爾瑟被逮捕並關入集中營,在戰爭結束前的最後幾天被處決。



 



(延伸閱讀:「希特勒用雙手跟我握手」 英國首相誤判德國不想開戰,引發二次世界大戰



 



克勞斯. 馮. 史陶芬堡〈Claus von Stau_enberg〉



 



所有行刺希特勒的密謀當中, 最知名的就是克勞斯.馮.史陶芬堡〈Claus vonStauffenberg〉在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日所策劃的行動。



 



身為受傷的戰爭英雄、學者及貴族,馮.史陶芬堡帶領了一群心懷不滿的軍官,意圖要刺殺元首、推翻其政權,並與同盟國談和。他因為擔任高階軍事要員,得以定期與希特勒開會,他趁此機會在公事包中裝滿塑膠炸藥,置放在盡可能接近元首之處,再假裝離開會議室去打電話。



 



幾分鐘之後,炸彈爆炸了,有四人當場死亡,而元首雖然這一次的確受了些輕傷,但再一次地死裡逃生。事實是,一名官員剛好移動了那個公事包,就在它爆炸之前,將它移到一根厚重的桌腳後方。



 



共謀者於是全遭到圍捕,連同上百名異議者一併處決。當然,即使馮.史陶芬堡的行動成功,希特勒到那時也已經執行了大部分最令人髮指的作為。



 



一九四四年八月,邱吉爾〈Churchill〉警告英國議會別對暗殺計畫抱持太大寄望,納粹戰爭機器比德國元首更殘酷。英國的「特別行動執行處」有自己的方案,但他們從未付諸實行,就是因為擔心可能會失敗或是弄巧成拙,反而讓希特勒成為烈士。



 



有些人甚至相信,如果除掉希特勒,讓某個頭腦更清楚的人接掌了他的位子,可能會使德國變成一個更難以對付的可怕敵人。就像馮.史陶芬堡的密謀所產生的反效果,這項暗殺未遂的行動似乎大大鼓舞了希特勒的士氣,在爆炸後,他不斷重複這句話:「我是刀槍不入的!我是不死的!」



 



(延伸閱讀:就是堅持要用現金!為什麼德國人這麼討厭信用卡?



 



如果希特勒被成功暗殺了



 



但是,如果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其中的一次暗殺行動成功地殺了他呢?果真如此,這個世界是否就能免於承受他所帶來的恐懼與折磨呢?



 



有個理論是,暗殺民主國家的領袖鮮少能改變歷史的進程,不論是亞伯拉罕.林肯、史賓塞.珀西瓦爾,或是奧洛夫.帕爾梅,暗殺他們的確引發了舉國同悲的回應,或許也會加強維安措施,然而,一旦新的領袖出現,和已故的領袖也沒有太大差別,那麼政府就會繼續跟以往一樣如常運作。



 



但如果被暗殺的是獨裁者,正如我們從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看到的數字,事情產生改變的機會更大。當你暗殺了一個像希特勒一樣可怕的大人物,很難相信沒有了他,一切會沒改變地如常運行。



 



沒錯,德國仍然免不了要面對同樣的悲慘遭遇:《凡爾賽條約》〈Versailles〉的羞辱、一九一八年軍隊被政客捅了「背後一刀」的傳說、一九二○年代經濟崩潰;但是,希特勒運用魅力、殘酷、狡猾等黑暗天賦來利用這些事件,所以,如果沒有他,即使歐洲歷史免不了要寫下這麼一篇恐怖的章節,或許也不至於到如此慘烈的地步。



 



*本文摘自《暗殺世界史:從四千年的暗黑殺手行動,窺探人性中的陰謀算計,歷史也因此改變》,墨刻出版。



 





 



【作者簡介】



 



約翰‧維辛頓John Withington



屢獲獎項的倫敦電視記者,著作包括《Secrets of the Centenarians》(Reaktion出版,2017年)、《Storm: Nature and Culture》(Reaktion出版,2016年)以及《A Disastrous History of the World》(2008年)。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