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念的食物是鰻魚丼!西伯利亞收容所的日本戰俘都吃些什麼?

陳力航    2021年09月04日 09:00:00

收容所的伙食是黑麵包(俄羅斯人的主食)、粥、蔬菜湯(裡面有稀疏的高麗菜)。俘虜配給標準有四個等級:將校、下士官兵、患者、營養失調者。



 



其中人最多的士兵因為勞動量大,所以黑麵包、雜穀、魚類、植物油、野菜的配給量高於軍官。不過,軍官可以配給較多的砂糖、肉類、味噌、菸草,以及士兵沒有的奶油、肥皂。



 



以文覺得這種伙食就算三餐一起吃也不會飽,就像在喝汽水一樣,入口即化。如果是粥、蔬菜湯的分配還好,黑麵包的分配比較麻煩,有的收容所為了公平起見,分配麵包時,整個寢室的人都盯著那塊麵包。



 



若遠遠看,這情景很像在分食高級乳酪、火腿,其實只是分配黑麵包。負責切的人還要小心,切得大小如果不一樣,容易會起衝突。



 



(延伸閱讀:二戰末期隻身跟著部隊前往滿州 日本同袍完全認不出他是台灣人



 



甚至有人會製作簡易的秤來量,戰俘將麵包的長、寬、高用尺測量,再依照人數多少切成薄片。所以,戰俘進到地下室時看著滿坑滿谷的馬鈴薯,很難讓人不想偷偷夾帶出去,哪怕只是一兩顆也好。



 



以文某次回收容所的途中,看到地上有馬鈴薯,就塞進防寒衣的口袋裡。回到寢室之後,馬鈴薯在鍋內化成一鍋有異味的黃水,以文才發現撿拾回來的是馬糞,因為在結凍狀態,外表和馬鈴薯很像,以文仔細觀察鍋內飄浮物,其中居然有未完全消化的草根。



 



收容所的伙食情況,使得日本戰俘無不利用各種機會補充營養,在其他的戰俘營有人會去撿拾民家倒出的餿水,有戰俘曾將路上的狗屍帶回收容所料理,作法是先將狗屍支解,將肉塊加上高麗菜放入便當盒烹煮。



 



而且,因為抓回來的是公狗,戰俘將狗的睪丸像火腿一樣切片,放入寢室內的壁爐裡烤。雖說食用死因不明的狗屍有其危險性,但是這群食用狗屍的戰俘們,幸運的,沒有出現任何異狀。 



 



(延伸閱讀:戰爭結束後回不了台灣 他在新宿車站西口靠賣熱狗麵包發大財



 



根據統計,許多有西伯利亞經驗的人,作夢不是夢到戀人、家人,就是夢到吃東西。



 



根據《捕虜體驗記》記載,日軍士兵在西伯利亞拘留時期,最想吃的食物前十名:一、鰻魚丼、蒲燒鰻魚。二、荻餅。三、紅豆湯。四、天婦羅、味噌湯、壽司。五、羊羹、大福、生魚片。六、壽喜燒。七、日式饅頭、銅鑼燒、醃漬物、烏龍、日本酒等。「妻子做的料理」、「媽媽做的料理」也是榜上有名。 



 



*本文摘自《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前衛出版。



 





 



【作者簡介】



 



陳力航



出身宜蘭醫藥世家,成大歷史系學士、政大臺史所碩士,現為獨立研究者,專長為日治時期臺灣史,除學術著作之外,亦有多篇歷史普及、非虛構文章刊載於網站《故事》、《黑色酒吧》、期刊《薰風》。專書部分,著有《圳流百年》(方寸,與謝金魚等合著)、《黑色怪譚:讓你害怕的,真的是鬼嗎?》(聯合文學,與艾德嘉等合著)、《不能只有我看到!臺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圓神,與吳亮衡等合著)。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