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憑什麼成為「世界警察」?這場會議是他們稱霸全球的關鍵

洪椿旭    2021年09月19日 09:00:00

1944年7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由44個國家代表在美國召開了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也就是布列敦森林會議(BrettonWoodsConference),正式名稱為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UnitedNationsMonetaryandFinancialConference)。



 



各國代表們就戰後如何運營全球金融體系,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最終討論形成的布列敦森林體系還是按美國的主張,回歸到固定匯率制度,而不是浮動匯率制度。在這裡簡單說明一下浮動匯率制度。



 



浮動匯率是指根據外匯市場的供需決定匯率的一種制度,而與之對應的固定匯率制度則像金本位制那樣,是由政府對特定貴金屬或者貨幣統一規定匯率的制度。



 



當然布列敦森林體系並不是完完全全的金本位制。體系規定1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而其他國家則自行規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



 



同時為了吸取1930年代金本位制崩塌的教訓,會議還宣布成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其原則是,在會員國陷入一時的國際收支不平衡,而無法維持固定匯率制度時給予支援。



 



在布列敦森林會議上約定的不只是固定匯率制度的回歸,還有美國霸權地位的確立。美國在會議上承諾將開放其市場,同時保障世界貿易的通暢。



 



(延伸閱讀:美國版花木蘭!為了參加獨立戰爭 22歲的她女扮男裝上戰場



 



美國的做法讓人詫異,但凡掌握世界經濟霸權的國家,一般都熱衷於搶占別國的領土或者擴大殖民地,以確保自己「可以獨占市場」。英國就是這方面的典型。如果沒有那樣的利益保證,保障世界貿易通暢的費用從哪裡來?



 



1815年擊敗了拿破崙的軍隊之後,英國登上了世界霸主的位置,但它為了保障世界貿易的暢通,不得不投入數額相當大的資金。英國也建立了龐大的護送船隊,用來保護英國通向印度和北美的航路。



 



一般情況下是200艘,有時候則會到達500艘商船,集結在港口出航,在危險海域這些商船會受到英國戰艦的護衛。當然當時的英國也在結束拿破崙戰爭之後主導了維也納會議,打好了推進世界殖民地建設的基礎,也以此撈取了為保障世界貿易暢通所需的費用。



 



反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美國,其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態度,不僅向別的國家開放了自己的市場,而且還主動承擔維護世界貿易暢通的巨大費用。美國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其原因有兩個。



 



一是蘇聯紅軍裝甲部隊的威脅,其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殲滅了德國軍隊,也在中國消滅了日本關東軍;對歐洲以及東亞來說,蘇聯都是巨大的威脅,美國難以親自出馬與之針鋒相對,在經濟上也不划算。



 



冥思苦想之後美國便決定,培植像德國和日本這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敵對國為友邦,不僅向它們開放美國市場,還透過馬歇爾計畫(TheMarshallplan,見圖表5-1) 更多1947 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提議的美國對西歐各國的援助計畫。 提供其恢復經濟所需的資金,以此建造了應對蘇聯威脅的防波堤。



 





▲圖表5-1馬歇爾計畫標誌:美國為歐洲復興提供的援助。(大是文化提供)


 



第二個原因則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保障世界貿易的暢通也符合美國經濟發展的利益走向。



 



為適應蓬勃發展的石油時代,保障從中東到美國及歐洲的石油運輸管道的暢通,非常有助於美國經濟發展。特別是從艾森豪(DwightDavidEisenhower,1953年至1961年在任)總統時期開始,建設各州之間的高速公路網大幅度的增加了石油消耗,使美國逐漸轉化為石油純進口國。考慮到這一點,可以說石油運輸通道是美國經濟增長的生命線。



 



(延伸閱讀:1350萬人失業、5000多家銀行倒閉……羅斯福如何用一百天拯救美國?



 



美國的政策對於有出口能力的國家來說猶如福音,因為它們沒有必要像以前那樣增強軍事力量,去管理那些可以銷售自己商品的殖民地,也沒有必要支付龐大的費用來維護運輸通道。



 



而且,與其賣貨給那些沒有購買能力的第三世界國家和殖民地,不如賣給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更有賺頭。借助於美國對運輸通道的保護,一直到1960年末,原材料價格始終保持穩定。



 



得益於此,世界經濟開始進入了高速增長期。圖表5-2顯示的是1945年以後,美國、德國、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可以看出1960年代之後,美國和戰敗國(德國、日本)的收入水準就相差不大了。



 





(大是文化提供)


 



如此夢幻般美妙的體系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的經常帳(按:指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貿易和服務而產生的資金流動、又稱經常收支、經常項目)長期赤字。發生這種現象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因為相對於其他國家的貨幣,美元的價值被高估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1英鎊可兌換5美元,二戰剛結束時1英鎊可兌換3.6美元,到了1950年兌換比率更是跌至1:2.8。這使美國人感覺到了進口商品的魅力。



 



(延伸閱讀:美國總統甘迺迪經常補充男性賀爾蒙 性慾之高讓英國首相也頭痛



 



還有一個原因是德國和日本等二戰戰敗國經濟的急速增長。從國民的人均收入中,可以看出戰敗國在以驚人的速度趕超美國。特別是德國的汽車產業和機械產業,還有日本的電子產品產業和造船產業,已形成專業化生產,打入美國巨大的消費市場。



 



當然美國產的產品還是具有一定優勢,可是價格過於昂貴,加上戰敗國為了保護自己國家的產業築起了關稅壁壘,所以美國的對外出口額難以增長。



 



結果,美元不停從美國外流,而且因為當時實行的是固定匯率制度,所以匯率得不到調整,美國的經常帳狀況越來越惡化。同時對這種現象感到不滿的國家也越來越多,最先提出異議的是法國。



 



*本文摘自《金錢決定歷史,我決定好好讀史:國家能否強盛,隔壁鄰居是關鍵;我若要有錢,就別跟央行作對;致富的答案,都藏在歷史裡。》,大是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洪椿旭

 

畢業於延世大學史學系,並取得明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自1993年起擔任韓國金融研究員,於韓國國民銀行與國民年金等代表性的金融機關中擔任經濟顧問。



 



2016年被《朝鮮日報》選為「最令人信賴的股市分析家」。著作有《讓錢滾動吧》與《匯率的未來》等十多本的著作,最近開通了YouTube頻道「洪椿旭的經濟課筆記」,致力於將困難的經濟及金融市場知識,用簡單的方式傳達給大眾。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