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這樣吃」教你養生顧脾胃!中醫師提醒:秋天慎防季節性便祕

郭大維、王瑞玲    2021年09月30日 07:00:00

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及資深醫藥記者王瑞玲共同出版《讓腸胃動起來 》一書,希望透過這本書,教讀者如何透過中醫的望、聞、問、切來觀察日常生活中腸胃的各類問題,繼而透過中醫的方劑、按摩、食補、中藥茶飲等方式,讓腸胃重新活躍起來,回到正常的功能! 



 



郭大維說,中醫的時間醫學強調要順應四時養生,也就是利用季節性養生大法,來順應身體機能四季變化,當然脾胃疾病發生的時間也不例外!



 



在門診中就有遇過一名女性的脾胃病患者,都是在每年的特定季節現身,我都跟她開玩笑說:「我們是牛郎與織女,一年就這些日子可以見面。」



 



她每到夏天食慾就變差、體重變輕,甚至還會精神不濟。也遇過一名年輕的女患者,只要一換季腹瀉就會發作,每逢季節轉換時症狀都會加重,簡直比氣象報告還要準。 



 



(延伸閱讀:「臭屁」是身體警訊?日醫:提升免疫力清除「腸內垃圾」是關鍵!



 



 



四季容易造成脾胃病的原因 



 



【春季】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中醫認為春天屬「肝」。此時肝火旺盛,容易有鬱結不舒、容易焦躁、易怒的現象產生,主要原因在於中醫五行學說的「木剋土」(中醫五行:木屬肝,火屬心,土屬脾,金屬肺),所以春天時,脾胃就容易變成肝的「受氣包」。



 



當肝太旺時,連帶著脾胃就會受到影響,造成脾虛。此外,胃出血、消化性潰瘍也最容易在春天發病或症狀加重。飲食建議:以健脾和胃為主。飲食上可以多攝取小米、玉米、糙米。 



 



 



【夏季】



 



台灣的夏季氣候潮濕悶熱,同時也是腸胃病的好發季節,這個時候細菌繁殖速度非常快,所以食物很容易腐敗或變質。此外,由於天氣悶熱,很多人喜歡吃冰冷食物、飲品來消暑,但食用過量容易傷脾而導致「脾失健運」,脾的運輸消化功能失常,稍不注意就容易發生腹瀉、腹痛的情形。



 



症狀輕微者,出現腹鳴、腸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嚴重者則面黃肌瘦、四肢無力,甚至四肢水腫的情形。飲食建議:夏季飲食以健脾利濕為主,可以多補充山藥、白扁豆、蓮子、薏仁。 



 



(延伸閱讀:70% 的免疫細胞都集中在這裡!腸道的價值連外科醫師都不知道



 



 



【秋季】



 



立秋時節氣候多變涼爽,陽氣也開始漸衰,這時很多人會感到食慾大增、睡眠時間增長。身體為了抵抗寒冷,也會開始儲存脂肪而造成發胖,或容易暴飲暴食,加重腸胃的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的紊亂,而季節性便祕,也常在秋燥的時令顯得更為突出。



 



加上晝夜溫差大,腹部容易著涼,使腸胃蠕動變化而導致腹瀉。飲食建議:立秋飲食以補中益氣為主,飲食方面以溫食,像是粥品就相當適合。此外多補充養血生津的大棗,也很推薦脾虛、氣血兩虧的患者食用。 



 



 



【冬季】



 



冬天的寒邪,容易損傷脾胃陽氣,易引發胃病。有虛寒性胃病的人,在遇到氣溫低的冬季當然就會更加不適,會有疼痛、脹氣等情形出現,所以要特別注意溫養食療與防寒保暖。不過特別提醒,冬天雖是進補的好時節,也要講究節制,切勿暴飲暴食,如果一次吃得太多,是會把脾累壞了!



 



其次是冬季嗜食辛辣刺激食物的人,若飲食不節制,更容易損傷脾胃,反而失去調養脾胃的原意。冬季陽氣虛,脾陽不足,胃脘部受空氣的影響,胃酸分泌也會增加。使得保護胃部屏障的胃黏膜作用減弱,繼而出現胃潰瘍等症狀。



 



飲食建議:以溫補為主。冬天養脾可以多吃一些牛、羊肉、五穀雜糧、堅果,尤其像堅果是非常好的健脾食物,不過也因屬性較溫燥,適量即可。 



 



(延伸閱讀:不可不知的好菌與壞菌!口腔細菌竟然和大腸癌有關



 



 



*本文摘自《讓腸胃動起來:暖男中醫師教你順時養生術+養腸操,遠離胃痛、腹脹、便祕、食慾不振》,時報出版 出版。





 



【作者簡介】





郭大維





現任

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 醫學博士研究

中國醫藥大學針灸研究所 醫學碩士

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

高雄醫藥大學 復健醫學理學士



主治專長

內科:咳嗽、過敏、青春痘、睡眠障礙、腸胃疾患

婦科:月經不調、更年期障礙

兒科:過敏、體質調理、轉骨調理

男科:性功能障礙、頻尿、攝護腺肥大

針灸科:運動傷害、職業傷害、久年痠痛



特殊治療:腦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坐骨神經痛症、退化性膝關節炎、椎間盤疾患

累積性創傷症候群(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五十肩等)

特種針法:針刀治療、眼針治療、筋骨針治療



郭大維中醫師 FB:www.facebook.com/drtcmdavidkuo



 







王瑞玲





資深醫藥、美食記者,擁有25 年以上的醫藥採訪經驗。



著作

《小毛病發現大疾病系列十本》、《愛,小吃》、《心臟回春術》、《骨科診治照護全書》、《不用餓肚子,5周瘦10公斤》、《顧好耳鼻喉,不怕恐怖病毒找上你》等書。



經歷

▸曾任《自由時報》、《大成報》、《民眾日報》、《臺灣時報》、《臺灣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等多家報社醫藥採訪記者

▸曾任《柯夢波丹雜誌》影劇採訪編輯、凱信出版社醫藥叢書主編

▸《BODY體面雜誌》醫藥專欄作家

▸健康醫起來」節目主持人

▸「實在不可思議」健康節目主持人與策畫

▸高雄教育廣播電台、中廣流行網快樂廚房節目主持人

▸國防部衛教講師



王瑞玲醫藥美食記者FB:www.facebook.com/reallyjie520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