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夜生活全天候營業!夜市繁華熱鬧到連蚊蟲都絕跡

魏策    2021年11月08日 21:00:00

宋代的夜生活,四季不停、風雨無阻,全天候營業,縱然「冬月雖大風雪、陰雨,亦有夜市。」至於氣候宜人的春秋晚間、暑熱半消的仲夏之夜,更不必說。據《東京夢華錄》所言:「(汴梁)都人最重三伏,蓋六月中別無時節,往往風亭水榭,峻宇高樓,雪檻冰盤,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鮓新荷,遠邇笙歌,通夕而罷。」



 





 



我們不妨遙想一下,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之時,宋代的文人士大夫或勳貴富庶人家的女眷們,立在樊樓之上,俯瞰汴梁都城,萬千燈火,參差百萬人家盡入眼簾,何等豪氣、何等愜意。



 



「(汴梁城)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杭城大街,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遊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市者又開店矣。」從《東京夢華錄》和《夢梁錄》中這兩段描寫,我們不難看出,當時無論是北宋都城汴梁(開封),抑或南宋都城臨安(杭州)城中,都可稱得上是徹夜笙歌的「不夜城」。



 



令人不禁讚嘆,這是何等繁華熱鬧的一番景象:市井中人可以通宵買賣,一直到了淩晨一、兩點以後,在外遊逛的人們才漸漸稀少;可是沒過多久,淩晨三、四點,做早市生意的店鋪又開始營業了。可以說是繁榮的商業經濟已經達到「日以繼夜」的程度,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全日無休。



 



說到宋代夜市,北宋汴梁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州橋夜市」,畢竟「民以食為天」,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用了數百字細細列舉了州橋夜市上的美味,叫人如何能夠輕易忘懷?



 



旋煎羊、白腸、鮓脯、麻腐雞皮、廣芥瓜兒、梅子薑、萵苣筍、芥辣瓜旋兒、麻飲細粉、香糖果子、間道糖荔枝、越梅、刀紫蘇膏、金絲党梅、香棖元、生淹水木瓜、藥木瓜、雞頭穰、細料餶飿兒、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鱠、煎夾子等等……如此多的美食,簡直令人眼花繚亂。



 



而且宋人十分講究,縱使夜市小吃,也斷不肯馬虎,這些美味「皆用梅紅匣兒盛貯」,賣相極佳,縱然不吃,光是看著已足夠賞心悅目。這些美食因為都不是正餐,所以「謂之雜嚼」,這些小吃一直賣到淩晨一點!當時夜市生意興隆程度可見一斑。



 



 





 



不過,比州橋夜市更加熱鬧百倍的,是汴梁城中最繁華的商業中心「馬行街」。那裡遍佈醫官藥鋪、香藥鋪和官員宅邸,不僅白日車水馬龍,連「夜市比州橋又盛百倍,車馬闐擁,不可駐足。」



 



蔡絛在《鐵圍山叢談》裡寫道:「天下苦蚊蚋,都城獨馬行街無蚊蚋。馬行街者,都城之夜市酒樓極繁盛處也。蚊蚋惡油,而馬行街人物嘈雜,燈火照天,每至四更罷用,永絕蚊蚋。」夜市繁華熱鬧到連蚊蟲都絕跡,實在也是令人有點匪夷所思。



 



不過馬行街上如果真的沒有蚊蟲,除了因為有其厭惡的油煙,或者還因為街上遍佈香藥鋪,很多香藥的氣味都有驅蟲之功效,蚊蟲避之唯恐不及,因此絕跡也許更為真切可信。



 



 



*本文摘自《跟著宋朝人過一天: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宋代人為什麼這樣說話、那樣生活?好優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魏策



 



魏策,白族,雲南大理人氏,自號文馨館主人。傳統文化傳播者、作家,中式美學宣導者,中式雅致生活踐行者。





資深香文化講師,ACIC國際註冊香道師北京首席特約講師,海南省降真香協會文化高級顧問。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資深媒體人,曾在中央電視台擔任編導、撰稿,歷任《世界都市iTalk》等多本時尚雜誌主編。



 



已出版《道是風雅卻尋常:宋人十二時辰》《文明密碼:地道美物》等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