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點是三餐之外點綴生活的重要一員,帶給了我們滿足慰藉,這情況在泰國當然也不例外。泰國當地甚至有個俗語:「只吃正餐不吃甜點,不是高尚之人會做的事。」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泰國人對甜點的重視。的確,從早到晚曼谷街頭上總不乏甜點攤。
在早晨,不難看到販賣傳統泰式小甜點的攤販,這些甜點的外表和口感通常都有種「自然樸實」的美感和風味,也富有人文溫度,並且小巧玲瓏,吃起來也不會太甜、太膩,因此也有人把它們拿來當作早餐吃。其中,對我而言,相當具有歷史文化性的有:
一‧ 裹有椰絲的椰子甜點 Kanom Dtom(ขนมต้ม),文獻指出這是最古老的「泰式甜點」,整體僅用糯米粉、椰棕糖、椰奶、椰絲製成。
二‧ 由糖棕果、黏米粉、椰棕糖、椰奶等所製成的小糕點 Kanom Dtan(ขนมตาล),據說是源自素可泰王朝時期的甜點。
三‧ 包有椰絲、椰棕糖內餡的椰奶糯米糕 Kanom Sai-Sai(ขนมใส่ไส้),據說是古時婚禮上必備的,現在則是泰國設計幕後重要推手「泰國創意設計中心」的商標圖誌。
四‧ 這是受到西式甜點啟發的卡士達佐糯米飯 Khao Niao Sangkhaya(ข้าวเหนียวสังขยา,第五章有詳述)。
另外,夜間所販賣的甜點也是相當豐富,其中較常見,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泰式剉冰( แข็งไส/Nam Kaeng Sai)、豆漿( เต้าหู้/Nam Dou Hu)與泰式菓子 Luk Chup(ลูกชุบ)。
原則上「剉冰」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泰式的剉冰基本上是「將一球碎冰、配料放進甜湯內」,跟我們「在剉冰和配料上淋上煉乳、糖漿」有些不同。因此,泰國人在吃前習慣先用湯匙把那球冰剉平,讓冰分散到甜湯裡。
配料方面除了包括我們慣見的仙草、紅豆、綠豆、薏仁、椰果等之外,還有一些非常具有在地風味的。舉例來說,長得像麵條的三色綠豆粉條,內餡為栗子的粉紅色圓球,還有糖水醃漬過的糖棕果等。另外,蓮子、木耳、銀杏等是平時會出現在「中式甜湯」裡的配料,在泰式剉冰中也會見到。
豆漿對我們來說亦很熟悉。不過在泰國,當地人喜歡在的豆漿裡加薏仁、紅豆、羅勒子、粉園、豆花等配料一起享用,感覺比較像是一道「甜湯」!而且,搭配的油條(ปาท่องโก๋/Bpaa Tong Go)還要沾煉乳一起吃!值得一提的是,這邊的油條可不是我們所熟悉的長條形狀,而是短的,呈現「)(」形,或是小餅乾的模樣,甚為可愛。
它是個以「造型」取勝的甜點,外形是極為迷你的蔬菜水果,再加上色彩鮮豔,相當引人目光。記得我剛到泰國不久,與夫家一起逛夜市的時候,就在這攤販前佇足、觀看許久。據說這甜點源自於葡萄牙,原本是用杏仁粉和糖等製作而成,在泰國則改由綠豆粉來取代杏仁粉。而且,在過去僅有王室才能享用,後來才傳入民間。
泰國一年四季都盛產水果,四、五、六月夏天較熱的時候,還會有比較「季節性」的水果類甜點,像是山陀兒甜湯(กระท้อนลอยแก้ว/Kraton Loy-Keaw)。山陀兒(กระท้อน/Kraton)是盛產於泰國等東南亞地區的水果,硬硬的黃色外殼切開後,即可看到果肉,中間部分的果肉呈白色,邊緣部分則呈現淺橘或淺粉紅色。
山陀兒甜湯則是將山陀兒果肉去籽、切塊(有些手藝好的泰國人還會把果肉刻成花朵形狀)後,放入冰鎮過的甜湯裡,吃起來酸酸甜甜的,適合在熱天享用,相當討泰國女孩子的歡心。泰國的女孩子喜歡酸酸甜甜的口味,水果也喜歡吃青色的芒果。前述的月份也是甜芒果和榴蓮的產季,是品嚐椰汁芒果和榴蓮糯米飯的最佳時刻。
說到水果,就不能不說到泰國相當盛產的香蕉!炸的或烤的香蕉,大概是白天時最常在街頭看到的泰式甜點,有些小販甚至會趁車輛停下來等紅綠燈的時候,走去向司機兜售。炸香蕉是將南華蕉裹麵粉調味後油炸,烤香蕉則是將其烤到表面有一點點焦黑,口感結實的狀態,然後再切塊,淋上焦糖醬汁。肚子餓的時候來個甜滋滋的烤香蕉,或是剛起鍋,香脆的炸香蕉,那種滿足真是筆墨難以形容!
台灣台北人。曾任報社和雜誌編輯、外文書籍譯者、平面設計師和設計研究專員。曾在美國、蘇格蘭、新加坡求學和工作,培養出觀察、記錄在地生活的興趣。2014年隨著華裔泰人另一半移居泰國曼谷後便致力於寫作,為設計與生活風尚類雜誌的特約作者。
2017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泰國,芒果吃酸的,咖啡喝甜的!微笑國度的近距離文化觀察》;該書曾展於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台灣記憶中的泰國」展覽中,也曾受邀擔任台灣公共電視兒童節目「下課花路米」顧問。
臉書粉絲頁「台灣太太的曼谷小日子」歡迎互動,一起聊聊泰國。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