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最後誰能善終?十四皇子胤禵竟然是這樣死的

袁燦興    2020年07月30日 07:00:00

滿人的風俗是,正月初一,無論貧富貴賤,都用白麵包餃子吃。富貴之家,在餃子裡包入金銀小錁,一般人家,也要包入銅錢,家人食得者,則此年終歲大吉。宮廷之中,也不能免俗。元旦做煮餑餑時,要在餃子中包入特製的實心小元寶,比花生米還要小。



 



本來宮裡吃元寶餃子只是大家娛樂,碰碰運氣。可遇到慈禧要吃,大家唯恐她吃不到不開心,所以一包就是四個。最後約定俗成,四個小元寶餃子,都是慈禧一個人吃出來。



 



某年吃餃子,由隆裕主持,慈禧吃來吃去,只吃出三個小元寶,慈禧很不開心,臉上就表現了出來。偏偏那個漏網的財神餃子,被隆裕吃了出來。隆裕一口咬到餃子中的小元寶,臉上立刻不淡定了,含在嘴裡,不敢吱聲,神情尷尬無比。



 



此時氣氛詭異,李連英腦子轉得快,一看隆裕的表情就知道緣由。李連英溜到隆裕身邊,讓她將小元寶拿過來,又偷偷塞進新包好的餃子裡,請慈禧再吃幾個。吃到最後,慈禧終於吃出了這個元寶餃子,眾人方才鬆了口氣。李連英此番幫隆裕解圍,事後得了不少賞賜,後來她對李連英也一直關照有加。



 



在餃子裡裹上金元寶、金錢之類,有時也會有風險。翁同龢日記記載,同治五年(1866年)正月,同治帝吃餃子時,誤將一枚金錢吃了下去,過了三天方才排出來。翁同龢在日記中感嘆,北地在食物中放入金錢的風俗,真是鄙俗。可這也是翁老先生的私下牢騷,公開場合他可不敢表達出來。



 



同治帝性情急躁,吃飯時狼吞虎嚥,將這枚金錢吃下去也不稀奇。在同治帝的膳食單上,還有個比較奇特的現象,常可見「太監張文亮替萬歲爺用膳」。也就是說,同治帝不肯吃宮中御膳,讓太監幫自己吃。張文亮是同治帝的貼身太監,陪伴他長大,深得皇帝寵愛,幫皇帝吃飯的光榮任務也交給了他。



 



同治帝吃煮餑餑,將金錢吃下去了,沒有什麼危險。清代有宗室成員,卻在吃煮餑餑時死去。康熙朝時,十四皇子胤禵在王位爭奪中失敗,雍正登基後,將其囚禁。為了自保,胤禵有各種糊塗狂妄的表演。



 



雍正帝死後,胤禵仍然體魄強健,食慾旺盛。乾隆十七年(1752年)時,他的牙齒已經全部脫落,卻仍能在家人伺候下吃餅。到了乾隆二十年(1755年)時,胤禵吃煮餑餑時,「叼煮餑餑而逝」,在雍正帝的眾兄弟裡,算是難得的善終。



 



 



*本文摘自《大清皇帝陪我吃頓飯:餐桌上的清史,揭露「朕」的菜單怎麼進入你家廚房,哪些御膳能遇到千萬要嘗​》,大是文化 出版。



 





 



【作者簡介】





袁燦興





江蘇靖江人,歷史學博士、副教授,江蘇省青年骨幹教師,央視《法律講堂》主講人,《國家地理》、《澎湃新聞》專欄作者,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社會史。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