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醉吟」先生的白居易 每月竟然必須守齋戒酒十日(下)

盧建榮    2020年09月23日 21:00:00

就交遊圈而言,嵩山僧人如滿和尚是居易相與談佛學的學侶。作詩相互酬唱的對手是劉禹錫。這兩人算是精神上相倚偎的朋友。白居易與這兩人都有空間上相隔太遠的阻隔。洛陽城中住有居易的兒女親家,即皇甫曙,字朗之。是居易時相過從的酒友。洛陽北郊、且須度過黃河的平泉山莊莊主韋楚,是居易遊山玩水的好伴侶,加上,平泉山莊亭園佔地甚廣,即在園中賞玩,也自有一番佳趣。



 



這個亭園是居易最愛前往的一個處所。以上四人,居易分別稱以「空門友」、「詩友」、「酒友」,以及「山水友」。亦即,居易分別與這四人交,即有各自不同的重點玩法。



 



親密朋友四人提供的是四套日常生活節目。居易交友廣泛,不限這四人。文本說,以洛城內外,大約六、七十里範圍內,凡是亭園有殊勝者,他一定去賞玩;凡家庭中釀有美酒、又提供琴演奏會者,他一定去前往一飽耳福與口腹之欲;凡能提供書籍、歌舞表演者,他沒有不去觀看的。此外,凡有邀宴,他多半樂於赴宴。可以說,白居易是放懷窮耳目以及口腹之慾。



 



以上是白居易應人家邀請,或是不請自去的遊興節目,約莫如此。更有他以主人自居,邀人到宅中做客的。這時他家中壓箱節目是,其一、由他操琴,表演《秋思》曲,其二、他命家僮演奏《霓裳羽衣》曲,其三、他命家妓歌唱《楊柳枝》新曲調,共十幾首。而其中,文人的喝酒吟詩那套,更是不在話下。



 



據上所述,都在講白居易結伴的玩法。白居易另有自己一人的遊興節目,依目的地遠近,他使用交通方式也自有異。像鄰里宅院,他步行前往,設若在城中逛街,他則乘馬,再如離家近的郊野,他會拄著拐杖漫遊,又如深郊野地,他就請人用肩輿、抬他前往。凡此一人獨遊,他必攜帶如下心愛之物,諸如琴一把、枕一副、陶淵明詩集和謝靈運詩集各數卷。當然,一壺酒是必備飲品。



 



如此說來,莫說白居易是有唐一代最會安排一日生活的大師,更是百代少見的大旅遊家了。如此積累十年下來,白居易自承,創作詩千餘首,自釀酒計數百斛。按容器,十升為斗,十斗為一斛。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是半斛的量。假設白居易十年製酒為五百斛好了,平均年產五十斛,亦即一百個半斛,二百個「五斗」之量了。



 



白家釀的酒,除了自喝,便是與朋友喝。白居易平均每月,有十天守齋戒酒,每月有二十天開放喝酒,一年可喝日計達二二O天,那還得是健康情形之下,一個月薪資「五斗」米,是小官待遇,但日飲「五斗」酒,必摧殘身體太過。但也只有這樣,才配稱「醉吟」先生之號。台灣有位提倡閑適生活的玩家達人,叫劉克襄,他的散文是自然書寫體裁。白居易如果活在今天,必可令劉克襄自歎不如。



 



白居易也自承,他的家人耽心他喝酒過度,但受勸不聽,還辯稱,他不是節制有度的人。底下他反安慰家人的話,相當有趣。他說,他要家人設想以下三種情況:第一種,他是位瘋作生意的商人,第二種,是他沈迷賭博的賭客,第三種,是他瘋狂鍊丹的修鍊師。這三類人因偏好過度,一者必定營求屋宇,以致財招禍事而危及自身;二者終究破產而累及妻兒,致令凍餓;三者必令家人節衣縮食,而自己終鍊不成丹。言下之意,貪杯過度還不是最壞的情況。



 



文本底下尚有敘議數百字,不贅。最後,白居易很得意地說出以下話:



 




由是得以夢身世,雲富貴,幕席天地,瞬息百年,陶陶然,昏昏然,不知老之將至,古所謂得全於酒者,故自號為醉吟先生。




 



這是喝酒過度尚不算壞的辯解之詞,他把「人生如夢」和「視富貴如浮雲」的陳腔爛調,改成更簡易版為:「夢身世,雲富貴」,真是文字大國手!



 



比較作於八三O年的〈池上篇序〉和作於八三八年的〈醉吟先生傳〉兩文本,前者重活動舞台在自宅亭園,後者則放大從自宅變成洛城內外六、七十里內的多重舞台及其伴隨的遊戲節目。這之間反映白居易隱居的前二年的生活節目,隱居後第三年起至第十年的生活節目,是愈加充實的。



 



 



*本文摘自《唐宋吃喝玩樂文化史:園林遊憇、飯館餞別與牡丹花會》,暖暖書屋 出版。



 





 



 



【作者簡介】



 



盧建榮



 



現任《社會∕文化史集刊》(新高地)主編,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也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北大學以及佛光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作者是台灣僅見全方位思維的史家,古今中外史蹟皆其獵場,長年提倡「敘述史學」與「新文化史」,將多項獨到研究成果,改寫成平易故事版本與讀者分享。1990年代起,大量引介西方新文化史學巨作(麥田出版叢書),膾炙人口,引領兩岸年輕世代開創史學新風。



 



盧氏早期敘述史著作《曹操》出版於1980年;《入侵台灣》獲2000年「中央日報」十大本土創作獎;2003年《分裂的國族認同》獲書評家晏山農許為台灣史界勇於挑戰當權第一人;《咆哮彭城:淮上軍民抗爭史》2014年獲北京權威書評專欄4顆星獎。



 



其他重要著作:《鐵面急先鋒:中國司法獨立血淚史》(2004)、《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2006)、《聚斂的迷思:唐代財經技術官僚雛形的出現與文化政治》(2009)、《陳寅恪學術遺產再評價》(2010)、《白居易、歐陽修與王安石的未竟志業:唐宋新聞傳播史》(2013)、《唐宋私人生活史》(2014)、《沒有歷史的人:中晚唐的河北人抗爭史》(2020)等。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