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董常常忙於公司內外,交際、應酬忙得不可開交。最近老是被老婆怪說老番癲,才剛說的話說了又說,東西放在哪裡一下子就忘了。許董心想:「我該不會得了失智症吧?」
我們從 20 歲到 80 歲之間,大腦的重量大約會減少 5% 至 7%,大腦的血流量也會變少,灰質與白質都會萎縮,神經元的數目也會隨著老化而逐漸減少,神經元的樹突數量也會減少,突觸的密度隨之降低。但是在記憶力方面,瞬間記憶與長程記憶幾乎不會受到年齡的影響,只有在短程記憶方面,從 30、40 歲左右起,就會開始逐漸衰退。
在認知功能方面,我們在 20、30 歲時會發展到巔峰狀態,然後逐漸衰退。年紀大了,有時會忘記事情、放錯東西,是很自然的現象,但都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如果這些認知功能障礙已經明顯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達到過去所稱的失智(Dementia)。由於怕被誤以為貼標籤,國際上已經不用失智這個名詞,而改稱為認知障礙。
包括因為心情不好時使用了抗憂鬱製劑、過敏時使用了抗組織胺、緊張時使用了抗焦慮藥物或安眠藥、肌肉緊繃時使用了肌肉鬆弛劑、睡不著時使用了鎮靜劑或助眠藥物、疼痛時使用了止痛藥等,都可能造成短時間的記憶力減退。
飲酒過度會造成記憶力減退;吸菸則會使帶到腦部的氧氣不足而傷害到記憶力;藥物濫用(例如嗎啡等)會改變大腦內的化學物質,進而使記憶力容易減退。
睡眠的量不夠或是睡眠的品質不好,會讓我們感覺疲憊無力,連鞏固資訊與回取資訊的能力都受到波及,因而使記憶力減退。
憂鬱會使我們無法集中精神而影響到記憶力;壓力、焦慮與緊張等也會傷害記憶力。
高品質的蛋白質與脂肪不夠的時候,可能損害大腦功能;缺乏維生素B1與B12也會傷害記憶力。
嚴重撞擊頭部會傷及大腦,因而引起短程與長程記憶受損,但在傷害恢復時,這些記憶力喪失現象也可能會逐漸恢復。
不管是出血性或是栓塞性腦中風,由於腦細胞營養會受損,就會傷及短程記憶甚至使之喪失。
大腦的額葉或者是顳葉如果受到腦瘤或腦膜炎、腦炎等侵犯時,會有記憶明顯變差、情緒失控、行為舉止錯亂、答非所問等異常症狀發生。
中高齡朋友如果有記憶力逐漸減退現象,一定要進一步查清楚有無上述的情況發生,包括檢查有無中風、長腦瘤?有無營養不良、缺少維生素,或是蛋白質攝取不夠?有無心理壓力、憂鬱、失眠?甚至是有無使用一些來路不明的藥物,以為可以補身,卻是誤食了非法藥物而不自知?
飲食:多攝取深海魚、藍莓、草莓、南瓜、菠菜、全麥麵包、堅果、雞蛋、豆腐、燕麥等有助記憶力的食物。
健身:多走動。
保持個人喜好:寫日記、唱歌、打麻將、寫毛筆字等。
感情寄託:親情、愛情、友情都是增加記憶力的輔佐劑。
保持身心愉快。
多思考、多用腦,不要沒事就睡覺。
《中高齡不可忽視的身體警訊》。(三民書局 提供)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博士,曾任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衛生署副署長、臺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現為臺北仁濟院總院長、臺大醫學院兼任副教授、臺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理事長、臺灣家庭醫學會副理事長,出版《快速入門!臺灣人不可忽視的百大病症》、《中高齡不可忽視的身體警訊》等多本著作。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