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富察皇后不開心?清朝皇后不僅無權處置后妃 連宮女、太監也不能隨意責罰

楊原    2020年10月16日 07:00:00

一般來說,皇后的職責就是保持賢良淑德的傳統女性形象,比如出席並主持禮儀性活動及侍奉太后、皇帝等。禮儀性活動是皇后職責中的重中之重,漢代的蕭何曾說「非壯麗無以重威」,自古以來,宮廷的禮儀格外突出其宏大和繁複,母儀天下的皇后是宮廷極為重要的一員,自然要頻繁地參加各種禮儀性活動,以彰顯宮廷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寧。



 



大量清宮的慶典活動,皇后都要參加。後宮眾嬪妃、宗室福晉、高官命婦,即所有參與典禮的女性都要在皇后的帶領下完成各項禮儀事務。再如皇子、公主的婚禮,嬪妃們也要在皇后的率領下接受朝賀和禮拜。簡言之,清宮有女性參加的活動,她們都要唯皇后馬首是瞻,太后雖位在皇后之上,但她屬於「已經退休的前首領」,只是享受禮儀過程,具體事務均由皇后操辦。



 



除了一些需要女性參與的慶典,清宮中還有很多只有女性參加的典儀,均要由皇后親自主持,如坤寧宮的日常薩滿祭祀,再如每年春季的親蠶禮、躬桑禮,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親蠶禮。所謂親蠶,即取男耕女織之意,突顯女性在農耕文明中的責任,皇后要充任主祭。祀儀前兩日,皇后要率領後宮眾妃進行齋戒。到了祭祀當日,皇后帶領後宮及王公福晉和高官家中的命婦出順貞門至先蠶壇(今北海幼兒園),在眾人的陪護之下,完成進香、行禮、飲福酒、送神等一系列活動。禮成後,再由皇后率領眾人更衣回宮。



 



侍奉太后是皇后在禮儀活動外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清代以孝治天下,皇后如同一個舊式家庭的兒媳婦,丈夫每天在外忙碌,陪伴、侍候高堂老母的任務自然就要由皇后主理。平常的時候,皇后每天都要帶領嬪妃們向太后請安,所謂晨昏定省,至少一日兩次。太后日常的休閒,比如聽戲、聊天,皇后是首席陪伴人。如乾隆時,崇慶太后每到圓明園遊覽,都會住在孝賢皇后的長春仙館,皇后一定要做出侍母最孝的表率。從晚清的文獻來看,每月初一、十五,皇帝和皇后還要向太后侍膳。所謂侍膳,就是兩個人站立著侍候太后吃飯。《宮女談往錄》記錄一段大年初一時,光緒帝和孝定皇后侍膳慈禧太后的場景:



 




皇帝、皇后侍膳,一個在東、一個在西……皇帝執壺,皇后把盞,雙雙給老太后祝福……老太后非常迷信,皇帝也很知趣,先布吉祥菜,祝福老太后萬壽無疆,祝老太后吉祥如意。皇帝布一道菜,皇后念一道菜名,像念喜歌的一樣,配合得很好。




 



皇后主持代表女性職責的祭祀,以女主人的身分參加慶典,以示賢德;侍奉太后,以表孝心,可以看出,皇后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替天下的女性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在日常的宮廷生活裡,皇后還有很多要彰顯婦德的瑣事,比如要為皇帝縫製荷包一類的隨身物品。《內務府造辦處檔案》常有皇帝讓皇后製作小物的記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孝賢皇后為乾隆帝製作的極具滿洲舊時風格的鹿羔皮荷包,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既顯示皇后的賢慧,又昭示節儉之風。其實皇上的衣食住行都有專人侍候,不像普通人家需要媳婦(皇后)親自動手,這樣做不過是一種姿態,清宮就是希望以鍾粹宮後院「天下第一家庭」的每一處生活細節,為世人做出表率。



 



與嫡庶之分一樣,清宮戲將皇后的職權過分的誇大。《國朝宮史》記載「皇后居中宮,主內治」,也就是說皇后為後宮之主,掌管內廷事務,但清代皇后所掌管事務的範圍並沒有民間想像的那麼廣,或者說,皇后手裡的職權,遠不如老百姓想像的那麼大。不少清宮劇裡總有皇后(甚至是高位分的后妃)責罰其他后妃的橋段,動輒下令罰跪,甚至命人責打,其實在歷史中都不存在。在清宮,后妃只有稽查參奏的權力,沒有處置權,也就是說她們可以查驗別人的違法、違規行為,但只能打小報告,等皇帝處理,即便是皇后也如此。



 



根據道光十五年一份檔案的記載:「朕因劉宮(官)女子一事,甚怪皇后奏遲,昨晚當面將皇后申飭,宮中事務豈容片刻耽延。」劉官女子原係曼常在,因犯宮規獲罪,被道光帝降為宮女子,具體什麼案由,現在尚不可考。從這份檔案的記載來看,常在幾近妃嬪位分的邊緣,即便犯了宮規,皇后依然只有參奏之權,彙報晚了,還會受到皇帝批評。而這位皇后不是一般人,正是道光朝最受寵愛的孝全成皇后,她出於什麼考量,沒有向道光帝即時彙報,目前還不能確定,但至少可以看出,即便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皇后,也不能直接處置其他嬪妃。



 



皇后不僅無權處置后妃,甚至連很多宮女、太監也不能自行處理。《國朝宮史》記載:「非本宮首領、太監、女子不可擅行使令。」也就是說,宮女、太監們只聽命於自己的主子,外人無權調遣。別說處罰,在徵得本宮主位同意前,即便貴為皇后,連其他妃嬪的宮女、太監都指使不動,這可能就更讓人跌破眼鏡了。所以,在清宮裡只有一個人擁有處置權,就是皇帝,就是歷史書裡寫的「權力高度集中」。



 



*本文摘自《真相只有紫禁城知道:清宮地標的歷史再發現,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楊原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滿學所博士後,研究領域為宮廷史、社會史。



著有《詩書繼世長--葉赫顏札氏家族口述歷史》、《會玩兒:老北京的休閒生活》等;大型真人秀節目《上新了,故宮》歷史顧問。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