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世界日報」2018年8月1日新聞A3版及8月4日影藝B3版分別以標題「泰再奪環球小姐決賽主辦權」及「環姐大賽花7億泰國有啥好處?」綜合報導:「觀光暨體育部長威拉薩宣布泰國贏得本年度『環球小姐』選美決賽主辦權,這是泰國13年來第3次獲選環球小姐決賽主辦資格。
這項選美賽主辦方(TW 投資集團公司)雖是純民間企業,但主委會及泰方承辦公司高層是在聯袂拜會泰國總理巴育後才宣布此一決定。泰國政府表態為舉辦比賽將提供多方支持,並規劃在全球佳麗齊聚泰國集訓期間,安排赴泰國二線城市進行參訪活動,期對泰國觀光業和形象塑造帶來促進作用」。
經由上述報導得知,1952 年美國加州太平洋米爾斯服裝公司創辦的「環球小姐 Miss Universe」選美比賽迄今(2018 年)已歷 67 屆,自 1965 年泰國小姐亞帕詩拉‧洪杉姑拉(อาภัสรา หงสกุล)代表泰國首次參賽摘得”Miss Universe”后冠以來,泰國在環姐選美史的參賽成績斐然,已獲得二屆桂冠(1965 年及 1988 年)及七屆最佳民族服裝(國服)特別獎,因此泰國政府非常重視「環球小姐選美比賽」的主辦權效益,認為該活動不單純是民間企業的商業行為,更是推動政府觀光政策的國際宣傳渠道。
泰國選美文化的源起除與愛美的民族性格息息相關外,其實與政府政策的推動具有密切關聯。泰國舉辦國內選美比賽的功能與”Miss Thailand”所扮演的角色,自始大致可以歸納為四大階段:第一階段(1950 年代中期前)以政府組織和強調官方的國家主義意識形態為主;第二階段(1946 至 1970 年間)從政府過渡到私人機構主辦的商業主義為主導;第三階段(1984 至 1999 年間)著重全球性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為特徵;第四階段(2000 年以後)體現國際直接參與及跨性別多元主義為特點。
本專題將以泰國政府主辦選美活動以來,歷經前述四個時期的選美文化變遷階段,簡述「泰國小姐」所被賦予的階段性任務及其歷史定位:
泰人對於「外在美」的追求和喜好是不分性別與年齡,無論女性、男性,甚或第三性都非常喜愛外在美好的人、事或物,因此全國性或地區性的選美比賽或相關活動很早即已開辦。
甚至早於上世紀三十年代起,泰國內政部曾特別組建一個「選美小姐比賽辦公室/ องค์การนางงามจักรวาล」,專責網羅各地美女送往曼谷參賽,其目的就是讓人民在「美」的熏陶氛圍裡,自然而然接受西方歷史所謂的「Liberty is a woman」之自由意識新形態。
1932年6月24日暹羅民黨發動政變推翻君主專制及實施君主立憲政體以來,由於保皇權貴與少壯軍閥的爭權奪利而引起的政治動盪,造成新政府急需舉辦群眾公關以安撫民心,執政當局於是藉1934年12月10日「憲法紀念日/ วันรัฐธรรมนูญ」的系列慶祝活動,安排舉辦第一屆「暹羅小姐(Miss Siam)」(按:當時國名為『暹羅』,1939 年才改名『泰國』)選美比賽。
該屆芳齡 20 歲的堪雅‧添莎旺(กันยา เทียนส่วาง)小學老師從9位參賽佳麗脫穎而出摘得后冠,成為新政府實施「美人計」鎮定民心的最佳良方,自此也讓「美」變成政治服務的開路先鋒。
「暹羅小姐」的誕生自始即與政治互動有著密切關聯,除擔任立憲政府門面及形象宣傳的角色外,日常任務亦包括慈善、娛樂及協助政令宣導,因此這種「由上而下」挾有「政治追求」的選美活動,自然被注入具有國家形象的符碼意涵。
對於執政當局而言,每屆選美比賽的舉辦關乎民主興衰、國家發展和社會穩定,如此也使得「暹羅小姐」的形象成為當時所有泰國女性的精神標竿與人生典範。
1957年9月泰國陸軍元帥沙立‧他那叻(สฤษดิ์ ธนะรัชต์)發動政變,推翻憲政實施獨裁後,取消每年定期舉辦的「憲政紀念日」慶祝活動,使得國家級的「泰國小姐」選美比賽也被迫中斷。
1957年至1963年沙立元帥執政期間,由政府主導的全國性選美活動雖然停辦,但民間組織為滿足泰民對於「美」的追求,仍不時舉行區域性選美的相關活動,其中較具規模的比賽當屬由泰國六世王創立的一所菁英男子寄宿學校(วชิราวุธวิทยาลัย)校友會所辦冬季園遊會活動之「瓦吉拉伍德學院美女皇后服裝比賽」(วชิราวุธวิทยาลัยจัดงาน “การประกวดเครื่องแต่งกาย Beauty Queen“)。
1961 年美國環球小姐公司(Miss Universe Inc.)來泰徵求參賽佳麗,當時「泰國旅遊局/ การท่องเที่ยวแห่ง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便推薦由瓦吉拉伍德學院選美比賽冠軍參賽,但該公司堅持這種大學級別的賽事須先更名為「泰國小姐/Miss Thailand」選美後,才有資格推舉獲勝佳麗角逐世界級的「環球小姐」桂冠。
這個「更名」提議意味著該學院級別的選美活動可直接躍升為國家級別的比賽,但當時的泰國政府和媒體則各持立場同聲反對。政府認為國家級的選美活動應該由政府主辦,而媒體則抨擊「更名」是該校欲推廣冬季園遊會的宣傳行徑。
1963年12月8日軍事獨裁者沙立元帥病逝後,「更名」提案遂由瓦吉拉伍德學院校友會主席和內政部長巴帕(จอมพลประภาส)在非正式協議下,逕行將1964年該校友會所辦的選美活動更名為「泰國小姐」選美比賽。
1965年7月24日芳齡年僅18歲、身高 163 公分的亞帕詩拉小姐首次代表泰國參加第13屆「環球小姐」選美比賽並成功摘得后冠後,成為泰國第一位、亞洲第二位的「環球小姐」。
此等殊榮在當時美、蘇兩大陣營冷戰對立期間,自然引起泰、西媒體的各自詮釋與解讀:泰國認為環姐奪冠表示國家在世界舞台崛起的驕傲;西方觀點則視泰國朝以美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靠攏及向自由民主集團融合的勝利。
當(1965)年泰國政府為慶祝環姐奪冠,曾特別籌辦迎接亞帕詩拉小姐返國接機遊行活動,頓時使得該名少女成為「國家英雄」的最佳表率,同時亦將”Miss Thailand”的選美形象推到歷史新高度。
1988 年泰國佳麗蓬蝶普‧娜磯朗嘉諾克(ภรณ์ทิพย์ นาคหิรัญกนก)在台灣舉辦的第 36 屆「環球小姐」選美大賽再次奪冠,但因該時期的國際冷戰對立氛圍已近尾聲,使得”Miss Thailand”的政治任務已不像早期那麼官方與嚴肅,並隨國內外政局變化逐漸朝向國家形象代言人的角色定型,並以赴世界各地巡迴推廣泰國旅遊觀光事業為主要任務,成為泰國對外形象的國際親善暨觀光大使。
2014年5月22日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詹歐差(ประยุทธ์ จันทร์โอชา)上將以讓國家儘早恢復正常秩序為由,聯合軍方、武裝部隊、空軍與警方組成「國家維和委員會/NCPO」接管政權後,立刻打出「還民幸福/ คืนความสุขให้ประชาชน」的口號來安定社會動盪及安撫泰人民心。
巴育軍政府為塑造親民形象及製造歡樂氣氛,陸續進行一連串形象公關工作,例如推出名叫「打勾勾妹/ น้องเกี่ยวก้อย」的造型人偶、編寫新曲「團結和諧/ สามัคคีปรองดอง」、鼓勵穿著傳統泰服及舉辦各類與民同樂等活動,並對於泰國佳麗參與國際級選美比賽及由泰國爭取各種選美比賽主辦權給予大力支持。
巴育軍政府執政以來,泰國環球小姐連續三屆的參賽成績均有亮眼表現:2015 年”Miss Thailand”獲得最佳國服(嘟嘟車裝)特別獎、2016 年名列第 6 名及 2017 年搶進前 5 強等佳績。
巴育總理為了肯定與嘉勉獲獎佳麗,曾在總理府親駕「嘟嘟車」搭載2015年環姐最佳國服(嘟嘟車裝)得主娜特(แนท อนิพรณ์)小姐同遊,亦曾在國務院接見 2017 年環姐第 5 名的瑪麗亞(มาเรีย พูลเลิศลาภ)並邀任為泰國旅遊大使,這些舉措不僅成功塑造巴育總理「接地氣」的口碑宣傳,更形塑了軍政府貼近民心的親民形象。
自 1934 年第一屆「暹羅小姐」(1940年起改稱『泰國小姐』)選拔開始,泰國選美活動即帶有政治任務而由政府主導,迄至 1985 年為止,每年只有一項選美賽事即「泰國小姐」選拔,冠軍可直接參加世界「環球小姐」準決賽,而亞軍則被推舉參加「世界小姐」選拔。
本(21)世紀泰國選美賽事進入全新紀元,各類選美組織(含女性、男性及跨性別)相繼在泰辦理活動,例如:2000 年開始「泰國環球小姐」的選拔改由曼谷第 7 電視台聯合「環球小姐組織」共同舉辦,當屆獲得冠、亞軍者將分別代表泰國角逐「環球小姐」及「國際小姐」頭銜。
2004 年「蒂芬妮秀芭堤雅公司(Tiffany’s Show Pattaya Company)」開始舉辦跨性別選美比賽-國際皇后小姐(Miss International Queen),成為每年全球最重要的跨性別選美活動;2013 年「萬國小姐組織」也於泰國曼谷設立總部,開始舉辦年度”Miss Grand International”選美賽事;2014 年「環球先生(Mister Grobal)」亦在泰國曼谷舉辦首屆比賽。
泰國政府與民間企業除支持與鼓勵佳麗參加全球四大選美比賽(環球小姐/Miss Universe、世界小姐/Miss World、國際小姐/Miss International和地球小姐/Miss Earth)活動外,其他區域性或知名度高的國際比賽亦處處可見泰國選手身影,他們表現出色,屢獲佳績。
以 2017 年國際各類選美大賽為例:泰國佳麗楚迪瑪‧妮蘇理翁(ชุติมา เนตรสุริวงค์)在捷克舉辦的「世界失聰小姐」選美摘冠;塔威蓬‧評詹拉(ทวีพร พริ้งจำรัส)小姐在厄瓜多舉辦的「聯合大陸小姐」選美大賽獲得季軍,並摘得「最佳民族服飾獎(榴槤裝)」及「最上鏡頭獎」兩項特別獎;巴威蘇達‧德魯伊(ปวีณสุดา ดรูอิ้น)小姐在菲律賓舉行的「地球小姐」排名第 8,並帶回 3 項個人大獎(最受媒體關注銀獎、民族服飾銀獎及 Best in Long Gown Miss Earth Hannah’s 2017)。
帕塔拉達‧辜帕克塔娜帕(ภัทลดา กุลภัคธนภัทร์)小姐在中國三亞舉辦的「世界小姐」搶進 20 強及獲得”Beauty With a Purpose”頭銜;泰國佳麗在日本舉辦的「國際小姐」名列 15 強。
泰國先生在緬甸舉辦的「國際先生/Mister Interantional」獲得「最佳民族服裝特別獎」;約席‧琳拉達(โยชิ รินรดา)跨性別人士獲得「蒂芬妮環球小姐」冠軍及卡莫露‧塔儂(กมลรัตน์ ทานนท์)小姐在馬來西亞舉辦的「國際旅遊小姐/Miss Tourism International」榮獲「最佳民族服飾獎」與「東南亞旅遊小姐」勳銜等亮眼成績。
2018年8月4日美國網站”TC Candler”公佈 100 名「2018 最美女人(Most Beautiful Women 2018)」代表,其中 17 名泰國女星(含 2016 泰國環姐冠軍น้ำตาล-ชลิตา、2017 泰國環姐冠軍มารีญา พูลเลิศลาภ及 2018 泰國環姐亞軍วีณา ปวีณา)上榜。
因此泰國佳麗在政府機關、民間企業與全泰人民共同支持,並挾以顏值度佳及辨識度高等外貌優勢條件下,屢在國際各大選美比賽展露頭角,為泰國爭光。總之,泰國選美小姐的職責及任務,自始是從擔任政府對內的群眾公關開始,經歷國家形象的代言人身分,最後成為國際親善暨觀光大使,其所內蘊的選美文化則幾經泰國內政情及國際局勢的改變而相應變遷。
蒙古國家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哲學博士(Ph. D.),通過外交領事人員乙等特考(俄文組)擔任外交官,曾派駐泰國、蒙古國及俄羅斯聯邦等國家,並多次隨同總統專機出訪邦交國,足跡遍及歐洲、亞洲、非洲、南北美洲及大洋洲等 50 餘國。
楊博士逾 20 年駐外經歷,在行腳萬里路與接觸異民族後,悟得須以人性態度來分析文化,用文化角度去觀察歷史,藉歷史高度做時事推論,評論文章散見於各大新媒體平台,履獲邀就泰國文化或外交工作進行教學與演講,並開設「外交新視窗」臉書粉專分享文化研究心得及駐外工作見聞。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變性選美皇后大賽】擊敗全球 20 名對手 墨西哥佳麗瓦倫蒂娜贏得后冠
● 擁 180 公分修長身材 27 歲變性佳麗奪 2019「蒂芬妮小姐」后冠
●【二度參賽】泰國 2019 環球小姐出爐 25 歲混血模特 Paweensuda 贏得后冠
●【有片】2018 國際跨性別皇后選美 28歲越南小姐奪得后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