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動作告別便秘!睡前不看電視、手機有這些好處

本間龍介、本間良子    2021年01月16日 17:00:00

睡前不看電視與手機



 



孩子睡不著的原因,除了前面提到乾洗劑的有機化學溶劑擾眠以外,「過度的光刺激」也是一大因素。將「睡前遠離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網路遊戲」列為家庭守則,不只能匡正生活作息,還可以預防腎上腺疲勞。



 



最遲也要在睡前的半小時至一小時以前,關掉所有的三C產品。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的藍光對大腦刺激性強,容易引發精神亢奮。而且來自三C的大量信息還會刺激大腦轉個不停,誘發可體松分泌,讓腎上腺不得休息,身體跟著疲累。可體松會抑制褪黑激素作用,而褪黑激素正是催發睡意的荷爾蒙。可體松多了,褪黑激素就少了,所以人變得難以入眠。



 



不將智慧型手機和網路遊戲帶進寢室,這只是基本原則,還必須留意夜間照明不宜過度明亮。眼皮只是薄薄一層簾幕,即使閉上眼睛,仍會隱約透光。夜間使用遮光窗簾,有助於培養睡意,帶來一夜好眠。白天睡醒後,拉開窗簾,沐浴在晨光中,可以喚醒全身的功能清醒過來。



 



筆者家中使用投射筒燈(Downlights),只要外面天光暗下來,包括寢室在內的所有房間也會跟著變暗。環境變暗,副交感神經就會處於優勢,身體自然放鬆,進入「睡眠模式」。



 



孩子的身體比大人更接近原始純真的本能。大人無須老是為了催促孩子「早點睡」而動怒,只要引導他們遵循自然的生理節律,很快就可以養成孩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睡眠不足引發便祕



 



本書反覆強調,守護孩子的腸道是身心健康的重要關鍵。腦部功能有狀況的孩子,幾乎全數都有胃腸問題。如今便祕的孩子有增無減,因為他們水分攝取不足,處於不自覺的脫水狀態,又過度攝取醣類、麩質蛋白、酪蛋白,造成腸道健康惡化。



 



此外,睡眠不足也是導致便祕的原因。便祕的特徵就是「腸道不蠕動」。想要排便順暢,必須讓腸道動起來。健康的人會有正常的腸蠕動,可是有的孩子是沒有腸蠕動的。腸蠕動常發生在睡眠當中,睡眠時間短的人,腸蠕動時間不足,因而導致便祕。



 



壓力也是阻礙腸蠕動的常見原因。有的人出門旅行就便祕,這便是環境變動帶來精神壓力引發便祕的典型。體內毒素太多同樣容易導致便祕。不少人可能認為二至三天排便一回也無妨,但是以我們來看,這已經是百分之百的便祕了。因為這表示應該出清的毒素竟然在體內堆放多時。



 



筆者在診間詢問脫水的孩子,果然發現他們多半兩到三天排一次大號。一般人一天大號一次,健康的人則以一天兩次為宜。筆者的病患當中不乏一流運動員,照顧身體無微不至的運動員,一天甚至排便五到六次。筆者至今還未聽過頂尖運動員一天只排一回大號者。



 



頂尖運動員或許是特例,然而即使並非運動員,也不可輕忽便祕問題。便祕的孩子首先應喝足水分,確保充分睡眠,讓人類腸道天生具備的解毒系統發揮應有機能。



 



*本文摘自孩子怎樣也講不聽?原因竟然是腎上腺疲勞!新自然主義出版





 



【作者簡介】



 



本間良子





日本抗老化醫學會專科醫師、美國抗老化醫學會研究醫師、美國發展遲緩兒生物治療學會研究員、日本醫師會認定產業醫師、日本內科學會會員。



自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服務於該大學附設醫院綜合診療內科,擔任內科醫師。為協助其罹患腎上腺疲勞的夫婿早日康復,累積豐富的研究與臨床經驗,並且運用於美國所學之抗老化醫學新知,為病患進行營養指導。



共同著作有《善用「腎上腺」終止老化》、《不癡呆的人消除腦部斑塊的生活習慣》等。



 



本間龍介





醫學博士。日本抗老化醫學會專科醫師暨評議委員、美國抗老化醫學會研究醫師、美國發展遲緩兒生物治療學會研究員、日本醫師會認定產業醫師、日本內科學會會員。



自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醫學院畢業後,進入該大學醫學研究所修得博士學位。為原因不明之重度疲勞感所苦,開始跟隨腎上腺疲勞治療權威詹姆斯.L.威爾森博士(James L. Wilson)學習。隨後開設了日本首創的「腎上腺疲勞門診」,致力於普及腎上腺疲勞的衛教與診療。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