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嚴令下的第一場示威遊行!台灣民主運動關鍵點「高雄橋頭事件」

Mock Mayson    2021年01月22日 21:00:00

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二日,高雄縣橋頭鄉發生中華民國政權在台灣實施獨裁戒嚴三十年來第一次的政治示威活動,史稱橋頭事件。



 



一九七八年八月,當時的前高雄縣長余登發與他兒子余瑞言被國民黨政府造謠誣指涉及「匪諜吳泰安事件」,並受華國鋒指派來台灣進行武力推翻政府。當時中國國民黨要整肅政敵卻找不到理由時就經常使用這種將人打成匪諜的入罪方式。



 



國民黨誣陷余登發父子的目的就是要恐嚇威脅當時已逐漸形成氣候的黨外人士。余登發父子受此指控後隨即遭特務逮捕。此舉引發黨外人士反彈,群起集結抗議政治迫害。



 



許多黨外人士無畏當時戒嚴令的威脅,集結於高雄橋頭遊行示威。遊行的路程雖只有兩百公尺,卻是場視死如歸的示威活動,許多參與者在遊行前晚都已跟家人交代後事。



 



遊行當日,主要由二十七名黨外人士組成,陳菊和陳婉真走在最前頭,拉著「堅決反對政治迫害」以及「立即釋放余登發父子」的布條。



 



途中圍觀者雖然眾多,但是卻沒有人敢加入隊伍。由於黨外人士集結聲援,加上國際人權團體關注,且誣控情節過於荒謬,因此國民黨無法對余氏父子求處極刑,只能對余登發判刑有期徒刑八年,余瑞言判刑兩年。而被國民黨利用來誣陷余登發的「證人」吳泰安以為自己即將獲得自由,卻被載去刑場槍決滅口。



 



此次國民黨逮捕余登發父子的行動不但促成了橋頭遊行,也反向激發黨外勢力的團結與民主化的連鎖反應。余登發父子案牽引出許信良案,許信良案導致美麗島事件的爆發,而美麗島事件則讓台灣政治產生了重大改變,橋頭事件可說是引爆當代台灣民主運動的關鍵點。



 



 



*本文摘自《台灣獨曆2021:台灣歷史上的今天前衛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Mock Mayson



 



一個長期關注台灣歷史與政治的平凡台灣人。高中時期曾受歷史老師的啟蒙,開始聽聞被中國人隱藏的黨國黑暗史。大學時期則是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與社會運動,並且大量閱讀台灣本土書籍與相關文獻。



 



研究所時期則是開始接觸西方思潮與當代研究。畢業與退伍後曾在台灣本土企業與出版社工作,另一方面則是持續產出個人著作並且於海外發表論文,同時盡一己之力為台獨建國奉獻與打拼。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