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可以預防嗎?名醫:「2個關鍵」輕鬆預防腦退化

洛桑加參    2021年01月23日 09:00:00

預防失智,你需要兩樣寶貝:「老朋友」和「新東西」。洛桑加參醫師在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 52 個關鍵字》書中提到,失智是怎麼回事?有很多疾病,都會使人出現「失智」這樣的症狀,沒錯,失智它不是病,是一種症狀。



 



病因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多,約占了60 ~ 80%。其他還有腦血管病變、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外傷、感染、腦腫瘤等,也都有可能是造成失智的原因。



 



 



別趕流行,小心智慧型手機失智



 



穿衣服、換手機,你都可以挑最流行的款式,但生病這種事,還是不要跟上流行比較好。舉凡失智、癌變、三高問題、睡眠障礙、骨質密度差……從前是老年人的困擾,但如今,也威脅著年輕人。



 



近年失智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日本腦神經外科醫師率先發出「智慧型手機失智症」警訊,請大家多多留意,避免過度使用 3C 產品,造成的腦過勞。



 



當出現不安、疲勞、憂鬱、睡眠障礙、忘記重要客戶名字、忘記出席重要會議時,最好能有所警覺。據統計,全台約有 1.2 萬人被診斷為年輕型失智症,30~64 歲這個區段,平均每一千人就有一人發病。當然這數字還可能更多,推估確診率僅三成。



 



因為失智經常被理解為一種老人家容易得的退化性疾病,因此當年輕患者出現相關症狀時,很可能被歸入憂鬱、躁鬱、思覺失調這一塊。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現在就來了解一下由阿茲海默症所引起的失智,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



 



 



覺得腦袋卡卡?還真的有東西卡住



 



關於阿茲海默的成因,目前專家已知它與腦細胞衰竭有關,最有可能的嫌疑犯是一種「β類澱粉蛋白質」斑塊。據推測就是它造成腦神經元損傷,並引發一連串記憶、認知與整體心智功能的退化。請留意以下十大警訊:



 



一、離開舒適圈時特別焦慮。



二、忽略身體的梳洗與清潔。



三、說話寫字出現用字上的困難。



四、對時間、地點、空間感到迷惘困惑。



五、漸漸淡出社交圈、鮮少跟朋友聚會。



六、重複講一樣的話、重複購物、重複服藥。



七、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的地方,如眼鏡在冰箱。



八、無法完成平常熟悉的事務,如回家迷路、泡咖啡糖加成鹽。



九、判斷力變差,易落入詐騙陷阱(年輕時就常被騙的不算)。



十、記憶力變差,屬於真正的遺忘(稍後能想起來的就不算)。



 



 



完全治癒難,但預防一點都不難



 



很遺憾地要告訴大家,治療阿茲海默的方法,就跟真正有效的新冠疫苗一樣,還在努力研發、測試中。目前仍沒有一種藥物能完全治癒阿茲海默,只能透過藥物與非藥物的方法,來減緩行為症狀。



 



不過好消息是,預防的方法已經找到了!除了排除一些危險因子,比方說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運動量不足之外,我幫大家總結出最有效的三個方法:



 



◎方法一:對生命抱有安全感至少有、兩個知心好友或可靠的親人,讓你知道萬一自己遭受困難時,有人會對你伸出援手。樂觀、安全感越多,受到失智侵擾的機率越低。



 



◎方法二:創造腦神經迴路的新連結腦細胞會衰退老死,但不管人!活到幾歲,仍可以靠新玩意兒,幫自己創造出新的腦神經元迴路。把大腦想像成一座城市,當你有上百上千條路的時候,哪怕一條路被堵死,影響也不會很大。



 



看一本新書、造訪從沒到過的地方、學習新技能、學習新語言、養新寵物、吃從沒吃過的新餐點……每一項新的體驗,都會強化腦部的生理組成。預防疾病發生,可以是很快樂的一個過程。你享受新、體驗新,並從中受益。



 



◎方法三:利用神經胜肽因子保護大腦神經胜肽因子的可貴之處在於它能增加神經細胞的可塑性、保護腦神經細胞、抗神經發炎、抗氧化,以及延緩外力與疾病造成的神經損傷退化。預防失智,目前我從「安定神經元」、「保護神經細胞」與「強化神經網絡連結」三方面下手。



 



在我的診所裡,現階段是由「自體生長因子」+「神經修復點滴」+「靜脈雷射」+「血液淨化」+「神經胜肽因子」這五個超級英雄所組成護腦聯盟,以組合拳的方式,來處理複雜的腦衰退問題。身體有所謂的體適能,腦部也有屬於腦的「腦適能」,認識它、關注它、強化它、保養它,你就是健康勝利組裡的終身會員。



 



 



*本文摘自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 52 個關鍵字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洛桑加參



 



現任 Dr. Lobsang 洛桑預防醫學集團創辦人。獨創「ACT 自體生長因子療法」,精擅「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血液淨化」、「慢性病調養」、「睡眠調理」與「退化性疾病預防」。經常受邀於海內外各地傳授整合東西方醫療體系的養生知識。作品散見於各大媒體,著有《不生病的藏傳養生術》、《靜心・淨心》。



 



學經歷



印度聖菲洛梅娜大學物理系



臺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醫師



臺北榮總神經再生中心特約醫師



臺北榮總白金逆齡中心執行長



京妍生技董事長



樂沛德健康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



中華國際扶倪協會創辦人



 



Facebook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DR.LOBSANG (洛桑加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