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食品市場最近掀起了一股美祿風潮,是的!就是那個綠色包裝,已經在市場銷售很久的巧克力麥芽飲品 —「美祿 MILO」。這波「美祿 MILO」現象還滿特別的,因爲「美祿 MILO」其實不是新產品,而且包裝也沒有什麽大變化,但「美祿 MILO」就這樣硬生生地在大多數日本的超市及賣場銷售一空。
首先讓我們來瞭解一下「美祿 MILO」的歷史。「美祿 MILO」是 1934 年由一位澳洲人 Thomas Mayne 所開發的營養概念食品。而爲何會叫做「MILO」呢?
這個名稱其實是用西元前 6 世紀的希臘運動選手 —「MILO」的名字來當作產品名。這位 MILO 先生在當時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和競技比賽等運動界活躍了 24 年,並且創下了不少記錄,形象跟營養食品相當符合,所以雀巢就將 MILO 先生的大名用在這個商品上,開始在澳洲製造販賣。
那麼爲何 1934 年會有開發這個營養概念食品的念頭?在 1930 年其實世界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經濟大蕭條」。1929 年美國股市大跌所延申出來的世界經濟恐慌,從 1929 到 1932 這三年間,全世界的 GDP 就下跌了將近 15%,美國的失業率超過 25%,失業人口到達 1200 萬人,關閉的銀行也有 10000 家左右。
當收入變少,連吃飯都變成問題的時候,補充營養就成為了一個大家會關心的課題,而雀巢就順著這個社會情勢,推出了「美祿 MILO」這個營養概念食品到市場上。
「美祿 MILO」自 1973 年在日本開始銷售以來,雖然都賣得不錯,但從來沒有出現一擺上貨架就銷售一空的狀況。在既沒有推出新口味,也沒有調整配方的情況下,爲何「美祿 MILO」會在日本銷售大爆發?根據多方推測,這一波買氣爆發的源頭,應該就是 7 月在 Twitter 上開始的一連串「美祿 MILO」相關的的發文。
A:ミロ飲んでたら平均値になりましたー
(中文:開始喝美祿 MILO 之後,鐵質恢復到正常數字了。)
B:美味しいもので鉄分取れるってまじですかー!
(中文:好喝又可以補充鉄份是真的嗎?)
C:ミロならいけますね!早速明日買ってきます
(中文:原來喝美祿 MILO 就可以了,那我明天就要去買!)
在 Twitter 上就這樣從 A 擴散到 B,之後再到 C,一連串喝「美祿 MILO」就可以補充鐵質的推文,就這樣在網路上大規模地傳播開來。
那喝「美祿 MILO」真的跟補充鐵質有關係嗎?綜合日本雀巢所公開的訊息,15g 的「美祿 MILO」溶解在一杯 150ml 的牛奶裡,一杯可提供的鐵質大約是 8~9 歲孩童每天應該攝取量的 44%。
而根據 日本勞動厚生省 所公佈的食事攝取基準,目前日本成人一天的鐵質攝取量為 7.3 ~ 8.1mg 左右,距離 18 歲女性的建議量每日 16mg 還有一些差距,而這個差距剛好可以用「美祿 MILO」加上牛奶所能提供的鐵質來拉近。這個巧妙的差距也打中不少日本消費者的心,導致銷售量大爆發。
那到底是多熱賣呢?因爲銷售數量超過雀巢的預期太多,所以在2020年9月底,日本雀巢宣布停止銷售,等到可以正常供貨後再重新上架銷售。
好不容易在2020年11月16日又恢復重新銷售,但一開放之後,「美祿 MILO」的銷售數量在此時跟去年相比又多了 7 倍(不是 70% 而是 7 倍),也因爲產能無法負荷,所以不久之後又宣布第二次的停止銷售。目前是希望在 2021 年的春天之前,調整雀巢新加坡工廠的產能,等到產能到達可以負荷通路的訂貨量之後,再重新上市。
一般人都會覺得,如果產品正在大賣,即使數量無法提供全部的通路,但趁消費者想買的時候,能賣多少就賣多少。那爲何日本的食品製造業者會在大賣的狀況之下,做出「販售中止」的決定?主要的原因有下列兩點。
因爲無法供應全部市場的需求,所以當消費者滿懷期待地去店鋪購買的時候,一定會遇到店鋪缺貨的狀況,或是明明剛剛貨架上還有,但幾分鐘之後就又被買光,這個跟期待不一樣的差異,可能會導致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的負面印象。
「跑這麽多家還買不到,以後不買了!」「是不是故意做飢餓行銷,爲難消費者?」「明明排在我前面的人還有買到,爲何輪到我就沒有了!」等等負面的情況,爲了避免這些因爲不符期待所產生的混亂,日本的食品製造業者會做出「販售中止」的決定。
當產量無法符合所有通路的訂貨量時,就一定會有通路無法拿到預期的訂貨數量。一般可能就會想,就跟通路說抱歉就好了不是嗎?但近年來流通業的生態變化太大,通路已經變得比之前還要强勢。
特別是日本的便利商店,在多强鼎立之下,食品製造業者很難去決定要供貨給誰、不供貨給誰。不供貨又很怕會影響到之後跟通路間的信賴關係,所以就會用最安全的方法,等到確定全通路都可以一起供貨之後,再開放訂貨,這樣就不會得罪任何通路,大家同時間都有貨可以賣。
「美祿 MILO」當初是在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所誕生的,而日本最近的「美祿 MILO」現象,也是在日本疫情最嚴峻的狀況下產生,在不安的時刻,確實營養概念食品正面的形象,會讓消費者比平時更想下手去購買。
不知道「美祿 MILO」現象還會持續多久,但看來「美祿 MILO」已經成功地打開過去以兒童為主的市場,進入上班族女性的購物名單内。而競爭對手也紛紛開始在市場上崛起,看起來「美祿 MILO」應該還可以在市場上風靡一陣子。寫到這裡,筆者突然想到好像好久沒喝到「美祿 MILO」了,距離你上次喝「美祿 MILO」是多久以前的事呢?
曾任職日本前五大商社之台灣現地法人,十餘年的商社經驗,業務範圍從動物飼料、大宗物資、畜產肉品、加工食品、百貨纖維、業務用食材、實體通路、投資業務、經營企劃等,專長於日本企業、國際貿易、消費者行爲及店鋪經營之研究,專欄內容以介紹台日餐飲消費流通之趨勢,以及消費原理為主軸,提供讀者全新的思考方向。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商社男專欄】相較於唐吉訶德的海外策略 咖樂迪咖啡農場的優勢在哪?
●【商社男專欄】疫情風暴中業績逆勢成長!邁向生鮮超市的無印良品你會買單嗎?
● 日本拉麵哪個口味最受歡迎?為何這些日本拉麵名店最後都退出台灣?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