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被列為無形文化資產的大甲媽祖遶境 這類民間信仰在宋朝卻被認作「淫祀」

蔡宗穎    2021年04月15日 07:00:00

媽祖遶境是台灣一年一度的宗教盛事,2021 年台中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進香於4月9日深夜起駕,而苗栗通霄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則於4月11日深夜起駕,並於4月14日晚間分別駐駕在雲林西螺福興宮及廣福宮,兩尊媽祖最短距離不到一公里。



 



媽祖是海上的守護神,也是臺灣民間普遍信奉的神明,宋代歷史學者蔡宗穎在其新書《宋代讀書人與他們的鬼》就提到,宋人菁英特別在意地方的風俗,特別是南宋地方菁英他們比起北宋的讀書人更專注在經營地方。我們知道宋代殺人祭鬼是官方認定是一種邪神信仰,士人認為這是地方祭祀淫祀的問題。



 



「淫祀」是什麼?大致上宋代讀書人都清楚,古代祭祀的規定:「非所當祭而祭之」,包括祭祀來路不明的鬼。說得更直白一點,當一地的宗教信仰被認為是「淫祀」時,就代表這間廟未經過政府同意,一間廟宇經過政府合法認證後,最重要的就是政府的「賜額」,以顯示國家凌駕於宗教之上,是宗教的管理者。而地方官員從角色上,受賦予毀淫祀的責任,即使是媽祖信仰在宋代也曾經被稱為「蒲鬼」。



 



那麼誰有資格受到祭祀呢?《禮記.祭法》提出五個條件作為五大祭祀,其內容是要能夠「法施於民、以死勤事、以勞定國、禦大災、捍大患」這五個嚴苛的條件,幾乎是時代中的英豪才能擁有受祭祀的權力。



 



筆記小說裡,故事反應宋人的時代,地方奇形怪狀的祭祀都出現了。就連山泉水也成為祭祀的對象,據聞京師某地山泉水「李水子」有神奇功效能夠治病,這消息傳播得快,從士人到平民及軍營子弟,首都萬人空巷,甚至有人趁機斂財。這場神奇的水,讓人心浮動,常說「今日神見某處,明日神降某處」,人處在喧嘩不已的狂歡狀態裡,看在部分士人眼裡就認為已經「傾動風俗」。



 



顯然在宋代讀書人的心底,他們認為讀書人應該要與眾不同,勇於反對多數人的思維,對「風俗」的概念有一定英雄使命,至少在思想上是如此。但是,從過去到現代,宗教信仰一直是社會文化不可剝奪的底蘊,讀書人的使命,往往與其在現實生活上的實踐不太相同。



 



從政治上來說,上頭的皇帝必須牢牢抓住宗教信仰的韁繩,讓政治與宗教間是互相合作的,即使有困難也必須要讀書人對於國家有使命感,因此,繼承儒家遺風「移風易俗」的讀書人,就某種程度來說,更是便利帝國的統治。南宋學者像朱熹便強調從個人修養做起,注重鄉約、義莊等地方性事物,強調儒者對地方風俗影響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宋帝國也憑藉國家政教的力量,以搗毀淫祀及武力遏止殺人祭鬼風俗,積極讓地方走向國家制度化的控制,對於地方來說,何嘗又不是中央對地方的「文明化」與控制。



 



 



*本文摘自《宋代讀書人與他們的鬼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蔡宗穎(Ken Tsai)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





喜歡旅行,研究鬼怪、哲學,喜歡對日常事務提出不同見解。曾經流浪在餐飲專科學校擔任研究員,管理過旅人的青年旅館Hostel,曾經窩在大稻埕咖啡店,準備深耕三峽在山、海咖啡店裡繼續說故事、聽故事,寫故事。



合著:《重新思考皇帝:從秦始皇到末代皇帝》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