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的科學家之中,有不少人的名字成為「單位」留下來,而且至今仍為人們所使用。以下就來比較看看,成為電力與能量關單位的偉人吧!
1736 年出生於蘇格蘭。全名是詹姆斯‧瓦特。推動蒸汽機的發展,其名字成為功和電力的單位。大幅提升蒸汽機的性能,成為「工業革命」的原動力。
小時候因為身體虛弱的關係,沒能去學校念書而在家自學,但是非常擅長數學。18 歲時家道中落,瓦特為了今後的工作發展,前往倫敦學習製造科學器材的技術。習得技術的他,先是在格拉斯哥大學調整天文學的機械,後來在大學裡開設工作室。他在那間工作室裡,因為修理了利用水蒸氣的壓力產生動力的「紐科門蒸汽機」,結果成功開發出效率更高的蒸汽機。
瓦特的蒸汽機被應用在火車、船隻上,改變了產業的型態。他的功績受到認可,瓦特這個名字也因此成為表示燈泡亮度等的單位。因為巧妙利用了冷卻水蒸氣時產生的動力,瓦特的蒸汽機,燃料使用量只有紐科門蒸汽機的 4 分之 1。
745 年出生於義大利。全名是亞歷山卓‧朱塞佩‧安東尼奧‧安納塔西歐‧伏特。其名字成為電壓的單位。一生致力於研究電,發明世界首創的蓄電池。
對電抱有非常強烈的興趣,還曾經在 20 歲時,重現他所尊敬的富蘭克林的「閃電實驗」。接連發明「起電盤」等電力相關作品,成為物理學教授後正式展開研究。1800 年,成功製造出世界第一個蓄電池。這個蓄電池是利用「只要讓兩種金屬和帶有水分的物品貼在一起,就會產生電」的這個現象製成。
被稱為伏特電池的蓄電池立刻大獲好評,兩年後甚至受邀在拿破崙面前進行公開實驗。因為立下製造人類第一個電池的功績,他的名字「伏特」成為表示電池電壓等的單位。伏特電池,伏特所做的蓄電池的構造,是重疊銅板和鋅板,然後在中間夾入吸收了鹽水的布來製造電。
1789 年出生於德國。全名是格奧爾格‧西蒙‧歐姆。以「歐姆定律」聞名,其名字成為電阻的單位。在高中教書的時候發現了「歐姆定律」。
在鎖匠父親的教學指導下進了大學,卻因為繳不出學費而暫時只能到瑞士當數學老師,命運十分坎坷。順利回到大學念書、取得學位後不久,來到德國的科隆當高中老師,一邊教學一邊認真研究電。他最大的發現「歐姆定律」的內容是:電流(流經的電量)會和電壓(讓電流動的壓力)成正比,卻會和阻力(電流流動的阻礙)成反比。
也就是說,電流會隨電壓升高而加大,會隨阻力增大而變小。這番研究成果獲得讚賞,於是人們以歐姆的名字作為電阻的單位。歐姆定律也被利用在右圖的電阻器上,為控制電流帶來很大的幫助。電線越粗,電壓越高,電流也會越強。而電線越長,電阻越大,電流也會越弱。
1818 年出生於英國。全名是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其名字成為物理學上的功、能量和熱量的單位。一邊從事釀酒事業,一邊研究「熱」和「功」。
雖然身體孱弱、不曾上過學,但是從19 歲左右起,便開始透過自家經營的釀酒業進行研究,1840 年提出認為「電流流動時所產生的熱量,會受到電流和阻力的大小影響」的「焦耳定律」。另外,他還發現,讓物體移動在物理學上稱為「功」,而功也會產生熱,可以用「做功量」來表現產生出來的熱量。
這項功蹟,讓「焦耳」這個名字成為人們用來表示能量的單位。在外國,焦耳經常被用來取代卡路里,作為標示食品熱量的單位,我們也可以在進口食品的標籤上看到這樣的標示。將重量約 100g 的物品舉到 1 公尺高的位置,這時的做功量可以用 1 焦耳來表現。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