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型網紅的買房投資學—崴爺的房產開創史

朱承天(羅姐)    2021年04月20日 21:00:00

崴爺是臉書上的人氣知識型網紅,光是粉絲就超過二十萬,在此謝謝他在我前兩本書都具名推薦。



 



認識他的粉絲應該都知道,我是他職場生涯的「第一個」主管(不好意思自己說自己是他師父或是老師啦,雖然崴爺自己都這樣說,哈哈),一路走來也是很好的朋友。從他身上,我看到的是積極努力的陽光形象,現在來跟他聊一下他的房產經驗,應該也是很精彩或是說很勵志吧?



 



回母校買房,樂當包租公



 



羅姐:我知道你很喜歡買房子!記得你在「我是崴爺」的粉絲頁當中也分享過,但是還是請你說一下,自己買的第一間房子吧!我記得是在內湖?內湖在臺北市的行政區域裡面,算是很特別,以房地產來說,其實有好幾個不同的生活圈。你是買在哪裡?



 



崴爺:其實不是內湖耶!真要回答的話,應該是靠近東湖的汐止,其實也就是新北,當時還叫做臺北縣啦!那個區域的房子,常常標榜內湖生活圈。我有一點算是懵懵懂懂,就買下第一間房子。



 



因為家裡缺乏投資理財的教育,我其實不懂買房的眉眉角角,只想在新北有個地方可以住。這已經是西元二○○○年的事了。



 



崴爺:當時買在汐止二十四坪的中古屋,房價三百萬,還記得房貸利率應該是百分之七左右,跟現在的低利率相比,真的覺得很高,然後扣掉自備款八十萬,一個月還要負擔一萬五千元的房貸。那時候的我正在創業,經營第一家火鍋店。



 



羅姐:你是在桃園念大學的吧?好像後來還有回到母校旁邊買房?在大學附近買房是一種不同的置產概念,我在「我是青埔人」社團寫專欄,但青埔沒有大學,所以沒有提到相關訊息,可不可以請崴爺也分享一下這個部分?



 



崴爺:我把開廣告公司所賺到的錢,買了中原大學附近的兩間套房當包租公,每年的租金投報率,算一算有百分之七。當時,沒有少子化問題,也可以說大學沒有短招的危機,所以在大學附近做學生套房出租,應該是不錯的投資安排,當然也就選擇自己熟悉的母校附近。兩年後,我把兩間套房賣了,正好碰上房地產上漲的階段,可以說賺了一倍。



 



電商時代,店面不再是金雞母



 



羅姐:你覺得要怎樣區分自住、收租,或是置產?你應該都有過這些經驗吧?不會都是成功的吧?我自己就有買房出租之後,覺得自己不喜歡當房東的小小痛苦經驗。



 



崴爺:我剛提到那些房地產賺錢的往事,其實都發生在二○一四年以前。現在房產投資的大環境,已經和二○一四年之前「遍地是黃金」的年代大大不同了。舉個例子來說,我在內湖開店的時候,認識的房東大叔教了我很多房地產投資經驗,他自己可以說就是靠「買店面」的獲利模式,可是仔細想一下,現在當然已經行不通了。



 



在房東大叔那個年代,大部分行業一定要有「實體店面」才能做生意,所以有「店面」就像有隻「金雞母」一樣,穩穩收租;但現在是電商時代,對實體店面的需求大幅縮減,可以說供過於求,到處都可以看到待租的店面。但是因為層層疊疊的成本加上去,現在的「店面」也不知道在貴什麼,買店面的投報率根本划不來,要是不好出租後也不好轉賣。我個人覺得,靠投資店面賺錢這件事,已經是北風北。



 



相對保值蛋黃區,不擔心踩雷



 



羅姐:對於年輕族群想要買房,崴爺有什麼建議呢?我對於自住買房有很多觀察跟分析,否則不會寫專欄和出書了。但是崴爺既年輕又有創業實戰經驗,可能看到的角度又更不同一些,可否也簡單分享一下?



 



崴爺:我們的長輩們,年輕時只要買對了房子,就能一輩子不愁吃穿;但我們這個年代,已經沒有這樣的神話。所以很多朋友都開始做股票和其他金融商品的投資,我覺得只要用功,我們的長輩們,年輕時只要買對了房子,就能一輩子不愁吃穿;但我們這個年代,已經沒有這樣的神話了。應該也有不錯的機會。但是,我近期決定把部分的錢,還是要拿來買蛋黃區的房子。因為蛋黃區的房子相對保值,我不用太擔心踩雷。買了房子後,它沒那麼容易變現,還有實價登錄的緊箍咒,讓我不會短期就想賣房。這時候買房投資的「缺點」,對我而言變成了「優點」,我買房的目的,是讓我「守成」和「保值」。



 



羅姐:謝謝崴爺非常切身與精闢的分享。



 



其實房地產絕對不是用來投資獲利,更不是拿來炒作,我完全認同。所以能夠拿來做保值的工具,倒也不失是一個正確的理財方法。



 



這裡偷偷出賣崴爺一下(幫高調),聽說崴爺即將出版理財專書,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囉!



 



*本文摘自羅姐談好房博思智庫 出版。



 





 



 



【作者簡介】



 



朱承天(羅姐)



 



目前擔任「我是青埔人」版主及管理員,於「我是青埔人好房」社團撰寫「羅姐談好房」專欄,針對目前房市和房價等趨勢進行精準分析,提供買房投資或自住與投資的讀者一個有用參考,文章點閱率超過上萬。



 



曾在營建行業工作約八年,加上零售管理店面和賣場時,跑過臺灣大鄉小鎮,對於商業空間租售小有心得。



 



從小嚮往成為「筆舌兩尖,義勇當先」的幫派俠女,所以唸了新聞科系、做過報社記者、電視節目編劇、廣播節目撰稿,以及主持人、雜誌編輯。



 



從媒體轉行做公關,在當時台灣最大的公關公司擔任總監。而後又跨入零售業、居家連鎖業,擔任行銷和營業主管。



 



十餘年前到中國大陸,前後在最大的 IT 連鎖賣場企業,擔任品牌總監、浙江衛視的子公司擔任動漫商品的品牌主管。任職期間,動漫展活動人潮成長五倍,創下業績記錄,並開發超過 200 項授權商品。



 



「中華財富傳承顧問協會」顧問,並擔任「吉格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負責新項目開發。



 



著有《德國市場遊 歐陸零售筆記:可以學x可以看x可以吃x可以買》(2017年9月);《零售點睛術:美西2500公里x歐洲8000公里的商機科普筆記》(2020年7月)



 



粉絲專頁:「我是青埔人」臉書社團,隨時獲得第一手的好房洞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