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頭台是法國大革命中最出名、最致命,也是最持久的發明,一直被用到法國廢除死刑為止。
有些工具或製作過程因為命名特殊或直接套上發明人名諱,讓後世永遠記得是誰創造出來的:像是魔鬼氈(velcro)、巴斯德消毒法(pasteurisation)、垃圾桶(poubelle)等,其中最「妙」的例子應該是斷頭台(guillotine)。最「妙」的例子?其實並非如此。
斷頭台的發明背後有兩大甚至三大荒謬。首先,發明它的並非解剖學教授約瑟夫.伊尼亞斯.吉約丹(Joseph Ignace Guillotin, 1738-1814),他不過是提倡者。當年他以第三等級議員的身分要求修改刑法(一七八九年十二月一日),改用一種新的方式執行死刑,取代當時普遍流行的殘酷手法。
該提案指出:「無論被告犯下何種罪行,只要法律判決被告有罪並處以死刑,就該用單一、簡單的方式將罪犯斬首。」眾人皆平等,所以死法也該一樣!
吉約丹只是針對這個機制提出明確的想法。他參考了愛爾蘭、蘇格蘭、義大利等地使用的設備。作為提倡者,他委託外科醫師兼生理學教授安德烈.路易(André Louis)開發出這套裝置,並詳細說明其構造。
這裝置在一七九二年四月終於正式「開張」(這樣形容應該沒錯吧),處決了一名普通罪犯。曾經有段時間它被人稱作「louisette」或「louison」(創造者的大名),但不久後卻被冠上推廣它的吉約丹之名「guillotine」。
吉約丹醫生(還有他的同事)當然都不想把這個裝置冠上自己的大名,此為第二個荒謬。至於最後一大荒謬是,開發此裝置的初衷,原是為了回應當時國家民意代表的人文主義訴求,為所有人提供一種唯一且相同的處決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折磨與血腥場面……只是在所有人的共同記憶中,斷頭台已經成為革命中專政時期的象徵,執法者幾乎全年無休,光是雅各賓專政時期就處決了近一萬七千名受害者。
所以這台被冠上「愛國剃刀」、「寡婦製造機」等名號的機器,是永遠無法跟其發明者斷絕關係的。維克多.雨果(VictorHugo)最擅長用最剛好的字眼來形容:他在《文學與哲學論文集》中說:「世間不如意事多了,哥倫布沒法在自己的發現冠上自己的名字;吉約丹則是永遠無法讓自己的大名擺脫他的發明……」
丹尼斯‧古斯萊本(Denis Guthleben)
他是一位科學史專家,對於昔日重大發明的起源尤感興趣。除了出版過多本科學史相關著作外,也在法國國家等研究中心擔任歷史委員會科學專員。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 完全無視「科學上的不可能」!人類最早的飛行工具「熱氣球」是出自造紙商世家兄弟之手
● 誰發明的電話比較厲害?是曾因為玩火把自家倉庫燒掉的愛迪生 還是一生為聽障人士付出的貝爾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