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不良習慣恐是致病主因!孩童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感冒等狀況要注意

胡文龍    2021年05月13日 21:00:00

古希臘「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是西方史上首位醫師,提出疾病不是天譴或超自然力量所致;而認為環境、生活習慣及飲食,才是造成疾病的主因。這個基本觀念上的革命,使得醫學慢慢走上科學研究的方向。



 



現代醫學發現,除了環境、生活習慣及飲食營養之外,基因遺傳也是造成許多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現代醫學研究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已歷時數百年,成果豐碩;不同的疾病診斷,給予不同的藥物或外科治療,成為現代醫療的顯學。在此同時,卻將造成疾病的主要原因,即環境、生活習慣及飲食營養,慢慢地在治療上變成二線角色。



 





 



走筆到此,或許有爸爸媽媽開始心生疑惑,覺得所謂「環境、生活習慣及飲食營養」的影響,應該需要幾十年的日積月累,最終才會造成成年人常見的三高等各式慢性疾病;小孩才這麼小,或許還不至於受到這三項因素這麼大的影響吧?但是事實上,在飲食營養方面,從懷孕開始,脆弱的胎兒就已經和母體開始各種互動。



 



根據衛福部資料,台灣地區孕婦維生素E、鈣及鐵等有攝取不足之情形,其中維生素E 及鈣質的攝取量僅達參考攝取量之一半!甚至有許多孕婦的血液中,發現有葉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鐵及碘等缺乏的現象,這對需要大量營養的胎兒會造成不良影響。



 



喝母奶的孩子,若一歲後仍持續只喝母乳,會造成貧血、長不大,以及維生素D 不足。而在開始吃副食品以後,許多孩子的偏食及挑食毛病,會使得營養不均衡,而造成抵抗力差、便祕、過瘦或過胖及身材矮小。



 





 



在生活習慣方面,許多孩子因各種因素,使得睡眠不足、運動不夠、個人衛生習慣不良、不曬太陽、愛喝甜飲料等,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肥胖、糖尿病、性早熟、長不高、容易感冒或腸胃炎。



 



而環境中的各式汙染,例如空污、重金屬、塑化劑及殺蟲劑等,則會誘發過敏氣喘、肺功能異常、造成內分泌失調、阻礙生殖機能、引發惡性腫瘤或使得注意力不集中。



 



近年來兒童常用的手機和平板,則會影響視力,使學齡前孩子產生依附障礙、發展遲緩及情緒障礙;學齡後孩子則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甚至記憶力變差!



 





 



*本文摘自《兒科好醫師最新營養功能醫學新自然主義出版。



 





 



【作者簡介】



 



胡文龍



 



經《嬰兒與母親》雜誌多次票選為全國小兒科好醫師





現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神經科主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科博特診所主治醫師 



 



學經歷 :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台北榮總住院總醫師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會員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