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號的最後晚餐!從菜單上看出階級差異與社會偏見

文森‧富蘭克林、亞力‧強森    2021年06月21日 21:00:00

1912 年 4 月 10 日,鐵達尼號郵輪自英國南安普敦啟程,先後航向貝爾法斯特與紐約。到了航程的第四天,也就是船難發生的前一夜,船上廚房仍端出了愛德華時代聞名於世的豐盛料理,至少在頭等艙是如此。



 





 



鐵達尼號的三個艙等截然不同,不只菜單內容(三等艙是稀粥,頭等艙是肥肝),菜單設計也有極大差異。頭等艙與二等艙菜單是彩色印刷,而且每餐各有不同菜單。三等艙只有一份黑白印刷的菜單,餐餐一模一樣。



 



從菜單指稱每日各餐的用詞也能看出社會階級差異。在三等艙,「晚餐」是在其他乘客享用「午膳」時的中午供應。至於三等艙吃「簡餐」時,頭等艙乘客則安坐在桌前享用十一道菜的「晚餐」。



 





頭等艙晚餐(行人出版社提供)


 



直至今日,這些用詞仍在畫分階級差異、挑起社會偏見。「宵夜」對有些人來說是少許乳酪配蘇打餅,或是以維多麥(Weetabix)穀片打發,而對另一些人來說,這是在古色古香的雅家爐(Aga)旁進行的休閒社交活動。



 



在所有菜單裡,也唯有三等艙的寫有指示,告知乘客如何客訴食物、服務或「不文明行為」。白星航運公司(WhiteStar)為何認為這些指示有其必要,我們並不清楚。



 





三等艙菜單(行人出版社提供)


 



或許他們認為頭等艙與二等艙乘客在外用餐的經驗豐富,知道不滿意時該怎麼做。又或許,他們認為三等艙獲得的服務水準比較有可能惹來客訴。也有可能,他們認為下層甲板的食客要是不滿意,或許會訴諸比較激烈的表達方式。



 





 





二等艙菜單(行人出版社提供)


 



一直以來,航船上吃得到的食物主要取決於當時的防腐與儲藏技術。即使在1912年,鐵達尼號下層甲板的菜單上仍有「客艙餅乾」(Cabinbiscuit),也就是硬口糧餅(Hardtack)的委婉說法。



 



這是一種混合麵粉、水、鹽與少許油脂製成的食品,幾乎永遠不會變質,能儲放數月甚而經年不壞,自十字軍時代以來就是海員的必備品。同一時間,在頭等艙的餐廳裡吃得到生蠔。



 



到了航程第四天,鐵達尼號還能供應這種極易腐壞的雙殼類海鮮,都是因為船上內建了龐大的冷藏系統和製冰機。這些機具也為各個獨立儲藏室輸送冷氣,裡面分門別類地存放羊肉、牛肉、乳酪、魚類、野味、礦泉水、香檳,甚至還有花卉,並且依儲藏品所需冷卻到最適溫度。諷刺的是,鐵達尼號也裝設了一個高效冷卻系統,專門用於製冰。



 





 



在今天,世界各地的餐廳與供餐俱樂部,都會為迷戀鐵達尼號的食客重現頭等艙的餐飲體驗,甚至包含多艘遠洋郵輪在內(似乎沒有人重現三等艙的菜單就是了)。不過,假使你真想珍藏一份原版菜單,花費恐怕要比登上頂級環球郵輪還高。



 



2015 年 11 月在德州的達拉斯市,一份鐵達尼號的菜單在某場高級拍賣會中以 118,750 美元成交。



 



 



 



*本文摘自《看菜單,點歷史:記錄世界的75場盛宴​行人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文森‧富蘭克林(Vincent Franklin)



 



在父親位於哈沃斯(Haworth)的小餐館長大。他是劇場和影視演員,扮演過最知名的角色是政治驚悚劇《內政保鑣》(Bodyguard)裡的麥克‧崔維斯(Mike Travis),和政治喜劇《幕後危機》(The Thick of It)裡的公關達人史都華‧皮爾森(Stewart Pearson)。他也曾演出羅素‧戴維斯(Russell T Davis)榮獲英國電影學院獎的劇情影集《小黃瓜》(Cucumber)。



 



 



亞力‧強森(Alex Johnson)



 



自 2007 年起任職於《獨立報》網路團隊,並著有多本書籍,包括《作家的寵物》(Writer's Pets),《書單之書》(The Book of Book Lists),《架上人生》(Shelf Life),《繞著世界逛書鎮》(Book Towns),《書架的世界》(Bookshelf),《圖書館不思議》(Improbable Libraries),以及《小屋工作法:另類工作空間革命》(Shedworking: The Alternative Workplace Revolution),和文學紙牌桌遊《作家遊戲》(The Writers Game)。



 



文森和亞力住在同一條街上,每逢星期三,他們都一起打撞球。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