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資源與知識並不普及的古早時期,相傳蕃薯市街(現貴陽街)上有口古井,裡頭住著一隻蟾蜍精,每當口吐毒氣,便會使人感染瘟疫,人心惶惶。在四縣反之後,三邑人元氣大傷,疫病傷痛也在人群間流行。
1854 年咸豐年間,惠安籍漁民決定從家鄉奉請靈安尊王分靈來台,盼平撫疾病。當神座經過古井處,突然變重而無法移動,原來是神明開示要在這裡定居。眾人便先蓋一小廟供奉,沒想到當地罹病者在祈求後,都逐漸康復。兩年後,眾人商議將廟擴建,並將廟宇蓋在古井之上,鎮壓蟾蜍精。
今日我們所見的青山宮,自 1856 年建廟後,雖歷經三次遷址,但壓制百多年瘟疫的傳說,仍受當地人所崇信。從而在 SARS 和 COVID-19 等大規模疫情爆發時,青山王也會應民情所需,出動遶境、掃平疫病,例如在 SARS 期間,青山王便特別走入東三水街市場內,讓家將神像穿越尋常市場,成為在地罕見的奇景記憶。
(延伸閱讀:萬華文青路線大公開!美食散策 X 最美菜市場 X 職人工作坊)
自道光年間開始,離碼頭不遠的凹肚仔街(華西街青山公園南至桂林路、西至環河南路一帶),便有妓樓出現;日治時期,包含青山宮一帶也被劃入遊廓,有歡廊、酒家等風化行業,據說每晚華燈初上,青山王駕前的枷、鎖二將軍,便會現身嚇退妓女,希望其不要太招搖,影響周邊住民;然而,也有一說風化行業從業者相信青山王爺可治好性病,因此青山宮內也有「女給」(女服務生)奉獻捐贈的石刻。
青山王祭典串起了在地軒社團體、香燭、製餅、製粿、米穀業,以及雕刻、刺繡等工藝業的傳統產業鏈,也是臺北市第一個推出電動花燈的廟宇。
(延伸閱讀:民俗與粿餅的手製信仰!來紅龜伯、二和珍訂製萬華食感體驗)
每年農曆十月廿及廿一,是青山王在轄區暗訪,明察善惡、驅除疫病的日子,廿二日則為恭祝青山王聖誕的正日遶境。青山祭不只是今日風靡北臺灣的盛事,早在日治時期,就已是需要加開火車班次、具全台規模的民間信仰活動活動。
二〇〇七年,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由忠泰集團成立,以建築、藝術與文化為切入角度,全方位創造優質生活空間,將關懷的主體由小眾環境,拓展到群體環境建構的理想狀態;目前以「明日博物館」、「都市果核計畫」、「忠泰建築學院」、「忠泰美術館」為四大核心計畫。
我們期待透過型態各異的行動,與人們共同打造一座充滿創造力與凝聚力的城市。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