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是促進球類比賽的重要材料!在尚未普及之前 足球是用動物的「這個」器官所做成的

佐藤健太郎    2021年07月07日 21:00:00

《富比士》(Forbes)雜誌二○一七年的體育選手財富排名,世界上收入最高的運動員是葡萄牙的足球選手克里斯蒂亞諾.羅納度(Cristiano Ronaldo),當年的收入高達九千三百萬美金(含年薪與廣告合約金)。



 





 



皆下來依序為美國職業籃球選手雷霸龍.詹姆士一世(LeBron James),全年收入八千六百二十萬美金;阿根廷的足球選手萊納爾.梅西(Lionel Messi),年收入八千萬美金;瑞士的網球選手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年收入六千四百萬美金。日本的運動員中雖然也有能列入世界級的人物,但與頂尖的選手相較時,仍然相距懸殊。



 



在優秀的研究人員中,有人開發出劃時代的醫藥,也有人發明了能夠提供下一代能源的太陽能電池,但相對於他們的功績,他們在經濟上的收穫卻無法比擬。想想看,比起那些能夠拯救世人性命、豐富世界生活的人,球打得好、踢得好的運動員卻更能獲得龐大的金錢與名氣,實在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比起生命,人類這種生物是不是更願意付出金錢給感動呢?



 



我也喜歡看運動比賽,無意評論頂級運動員得到巨額報酬的對錯。我認為運動員透過不斷的努力、克服種種困難,帶給世人邁向明日的能量,因此得到相應的報酬理所當然。只是,我也認為對人類有巨大貢獻的研究者,也應該得到能與頂級運動員比肩的待遇。



 



 



球類運動誕生的時代



 



如前所述,收入排名前一百名的體育選手中,與球類運動相關的運動員有九十位,可以說是占了壓倒性的多數。看看幼稚園的孩子,他們也很喜歡玩球,追著一個球跑幾小時也仍然雀躍不已。以球為目標反覆跑、踢、投、打,似乎就像是在刺激以前過著狩獵生活,但現在卻沉睡的我們的本能。如果沒有球,我想這個世界應該是相當沉寂的世界。



 



試著調查一下這些讓世界陷入狂熱的球類競技起源,就會發現有很多球類競技是十九世紀後半才誕生的。當然,這些球類競技的原型其實很早以前就已經存在,只是到了近代才有了完善的規則及組織化,並因此風行。



 





 



以足球來說,自古以來世界各地就已有各種球類運動,例如中國與日本的蹴鞠。不過一直到一八六三年十月二十六日的倫敦,才誕生了近代足球。在此之前,足球這項比賽因為各個學校與各個俱樂部的規則有所不同,難以進行對抗比賽。



 



一八六三年十月二十六日這一天,各俱樂部的代表在倫敦的酒吧開會,決定了「比賽時不能用手拿球的足球,可以用手拿球的是橄欖球」的規則,區分了足球與橄欖球。前者成立了足球協會,這是足球發展成為全世界最大型運動的契機。



 



早在十五世紀就已經存在高爾夫球的原型比賽。不過,高爾夫球的全英公開賽則是始於一八六○年,到了一八八○年,高爾夫球運動才爆發性的流行起來。用球拍擊球的網球也是以前就有的運動,不過現代網球是由英國軍人沃爾特.克洛普頓.溫菲爾德(Walter Clopton Wingfield)少校於一八七三年所發明。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則是自一八七七年開始便持續到今日的網球賽事。



 



最早的棒球比賽開始於一八四六年,不過當時的規則是投手只能投打擊手容易打到的球,和現在的情形有很大的不同,後來規則慢慢修改,才逐漸接近現在棒球的比賽模式。而美國的職業棒球大聯盟開始於一八七六年。



 



我們這個時代為什麼會這麼流行球類競技?其中一個原因當然與工業化進展下中產階級大增有關。不過,更大的因素是優質橡膠的普及。



 



在橡膠問世以前,足球運動所使用的球是用充氣膨脹的動物膀胱所做成。不難想像那樣的球反彈力差,也不耐用,球的大小和彈性也不整齊。



 



另一方面,如果是把空氣灌進橡膠袋所做的球,不僅彈性和以前的球相差懸殊,而且耐用,又可以做到大小整齊及量產。追逐、踢飛彈性良好的球,帶給大家前所未有的歡樂,吸引了許多人。



 



這樣的情形不僅出現在足球比賽,也出現在其他球類比賽。早期的高爾夫球是木頭做的,但十九世紀中葉時,使用「馬來膠」(gutta-percha)這種樹脂做的硬高爾夫球出現。



 



用橡皮筋纏繞馬來膠做為球芯,表面再覆上一層馬來膠後,便是十九世紀中葉的高爾夫球。那樣的球飛得遠又耐用。不過,現在的高爾夫球是用各種硬度的橡膠層層疊成的,可以說是集橡膠技術大成的產品。



 





 



有了均質而且可以大量生產的球後,舉行有統一規則的大規模球類比賽,就變得可行,也因此促進球類比賽的普及。從一八九六年開始的現代奧運就是誕生在這種趨勢之下。



 



不過,十五世紀時橡膠就已傳入歐洲,為什麼使用橡膠做的球的球類比賽,卻在橡膠傳入歐洲四百年後,才風行起來?因為長期以來橡膠都不是像現在這樣容易處理的材料。橡膠是經過了很重大的突破後,才有現在我們所知道的模樣。



 



 



 



*本文摘自《改變世界史的12種新材料:從鐵器時代到未來超材料,從物質科學觀點看歷史如何轉變麥田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佐藤健太郎



 



一九七○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東京工業大學大學院理工學研究科碩士課程結束後,曾任職於醫藥品製造公司的研究單位、東京大學大學院理學系研究科公共關係特任助教,現在是科普作家。二○一○年以《醫藥品危機》(新潮新書)獲得科學記者獎,二○一一年獲化學通訊獎。主要作品還有《改變歷史的元素之王──碳》(臉譜出版)、《藥王簡史》(大是文化)等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