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爾辛對蘇聯的背信棄義!戈巴契夫:這位俄羅斯總統為人狡獪!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契夫    2022年04月25日 07:00:00

今天認為蘇聯解體是無法避免的每個人──無論是整體來說,或是政變之後──他們的這個認知都是錯誤的。也許沒有惡意,但這個想法仍舊是錯的。我曾有機會預防蘇聯解體,也曾為了抓緊這個機會努力奮鬥過。



 



經過努力不懈的團結合作,我們成功恢復新奧加廖沃進程。十月中旬,七個加盟共和國簽署了《經濟共同體條約》,各加盟共和國間的經濟委員會也開始運作。



 



十一月十四日,《新聯盟條約》草案在新奧加廖沃提交蘇聯國會討論。



 



我們將擁有什麼──加盟共和國的聯盟,或聯盟政府?草案內容引起熱烈討論。這並非單純的口舌之爭。「一旦國家分裂,對公民、經濟、科學、武力和外交等等,皆是有害無益。沒有加盟共和國之間的協議,改革不會成功。後果就是所有加盟共和國皆輸,所有加盟共和國都會淪為弱勢。」我說服了我的一眾對話者。



 





 



我們討論了四小時。最後得出了結論:應該有一個聯邦式的蘇聯,這國家是國際法主體,有自己的議會和政府。



 



就在那裡,在新奧加廖沃的新聞記者會上,所有加盟共和國的領袖都走到鏡頭前闡述自己的立場。我引用葉爾辛的話:「有多少加盟共和國要加入聯盟還很難說,但我堅信這個聯盟一定會出現。」



 



但在十一月二十五日的國會會議中,情況變得複雜。在烏克蘭獨立公投前夕,局勢驟變。



 



葉爾辛不斷問我:「您如何確保烏克蘭加入《新聯盟條約》?」



 



我的回答是:「倘若俄羅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國都願意簽署條約,那烏克蘭也將找到自己的位置。烏克蘭已經是經濟條約的締約方。如果烏克蘭不想成為主權『國家聯盟』的正式成員國,也可以先從國防聯盟的成員國開始。我們也可以簽署科技合作和其他方面的相關協議。總之,烏克蘭甚至可以擁有專屬版本的條約內容,解決爭議只是時間問題。」



 





 



十一月二十五日的會議討論是場激戰,我說:「好,我尊重您的立場,但我無法認同。」



 



然後我逕自走回辦公室,讓同僚在我缺席的情況作出選擇。過了一段時間,葉爾辛和舒什克維奇來找我。他們提交國會關於《新聯盟條約》的決定草案,基本上就是在十一月十四日通過的形式。我就決議方案發表意見,葉爾辛和舒什克維奇表示同意,我們回到會議廳,繼續研究國會的決議案。隨後所有人都簽字了。



 



這份決議稱說:「……將國會制定的條約送交最高蘇維埃批准。」



 



然而,我必須承認,十一月二十五日在國會的討論以及一切發生的事,在我內心埋下不安的種子。我覺得,葉爾辛試圖拉回我們先前所推翻的提綱一事並非偶然。我為國家命運產生的擔憂與日俱增。



 



我知道這位俄羅斯總統為人狡獪,刻意拖延時間:表示他有一定有別的計劃要進行。因此,在我得知他要去明斯克會見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領導人後,我單刀直入地問他:「你去那邊幹嘛?」



 



我起初的打算是:以條約草案,讓烏克蘭有權選擇簽署所有條款或其中部分條款。葉爾辛辯解,只是想放慢速度重新研議條約,突然宣布不同的簽約方式可能會引發聯盟其他成員的混亂。我說:「那麼我們應該讓烏克蘭和哈薩克的領導人都參與討論,在莫斯科繼續對話。」



 



但就在十一月二十五日的兩星期後,葉爾辛背信棄義,違反了他的職責,在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簽署《別洛韋日協議》脫離蘇聯。



 





 



俄羅斯總統及其黨羽為了統治克里姆林宮的私慾而犧牲蘇聯。每個人在政治上都會有所取捨。我曾是祖國史上初次公投的發起人,人民也用選票支持蘇聯。我為聽到的人民心聲奮力一搏,但我堅持只以政治角力鬥爭,嚴拒使用暴力。



 



我反覆神遊回到那年十二月的事發當下。而我每次得到的結論都是:我無法採取其他行動,因為我沒有更好的選擇。各加盟共和國組成的最高蘇維埃批准了在森林中簽署的《別洛韋日協議》。十二月二十五日,我發表聲明辭去蘇聯總統一職。



 



 



*本文摘自《戈巴契夫冷戰回憶錄:蜕變中的世界,從舊冷戰到新世紀的危機好優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契夫

(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一九三一年三月二日至今)







前蘇聯政治領袖、一九九○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歷任蘇聯最高領導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與唯一一任民選總統。在職期間推行蘇聯民主化與市場經濟,並與西方領袖諸如:前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老布希(George H. W. Bush)、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梅傑(John Major)以及法國前總理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等西方重要人物一同推動結束冷戰,且退出東歐勢力範圍,默許兩德統一;蘇聯與中共交惡長達卅年的緊張關係,亦於其任內趨緩。





戈巴契夫擔任總書記伊始,即在蘇聯內部大力推動各項開放改革政策,但蘇聯卻也於其在職的六年的九個多月中,隨改革深化而弱化,經冷戰終結而解體,十五個加盟國先後獨立,戈巴契夫無力回天黯然下野。



 



儘管如此,戈巴契夫為蘇聯所播下的和平種籽,在多年後仍持續在歐洲、甚至世界政局上發揮其正面影響力。卸下總統職務後,創辦戈巴契夫基金會及國際綠十字會,致力世界和平及環保工作。著有《戈巴契夫冷戰回憶錄──蜕變中的世界,從舊冷戰到新世紀的危機》《廿世紀的精神教訓》(與池田大作對談錄)《新俄羅斯》等書。戈巴契夫亦為現今為數不多,仍在世的冷戰時期國家級領導人。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