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的衝突!戈巴契夫:烏克蘭是我永遠的痛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契夫    2022年04月29日 07:00:00

尋求稱霸世界的國家那股「被勝利沖昏頭」的感覺似乎還沒到盡頭,不過清醒是遲早的事。在世界政治中,新興矚目的國家擁有愈來愈大的影響力,包括俄羅斯在內。



 



這些國家獨立自我,找尋志同道合的夥伴和盟友,並形成自己的聯盟。無論喜不喜歡,按其傳統和巨大潛力、以及參與世界事務的豐富經驗,俄羅斯絕不會甘願擔任配角,這個事實還會讓人驚訝嗎?



 





 



不,俄羅斯在蛻變中的世界,扮演的必然是是要角之一。而且我相信會是正面的。俄羅斯不能被「懲罰」或是孤立,西方是時候放棄這種嘗試了。有一些跡象顯示,在西方,尤其是歐洲地區,他們開始明白這一點。但這只是個開始。想要改善關係並不是簡單任務,應該要多方一起努力。



 



這些年來,我一直捍衛俄羅斯在獨立積極外交上的「絕對權利」,免除俄羅斯不受毫無根據的批評,反駁俄羅斯意圖策略性侵略他國的指責。西方世界對新出現的問題無法進行客觀分析,取而代之的是習慣性的惡劣推諉──將一切歸咎於俄羅斯,這簡直糟透了。



 



部分西方媒體,確實緊盯著反俄的老規矩,他們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對我們真正遭遇的問題視而不見。我日後會繼續利用每一個機會回擊。



 



當然,我們的外交政策並不是盡善盡美,毫無問題與疏漏。現在的情勢帶來了巨大的責任和壓力,讓我們認真分析某些職位和風格是否妥當。



 



必須承認,我們未能成功與鄰國建立真正的友好關係,未能找到與這些國家的「合作計劃」。成立歐亞經濟聯盟是重要的一步,但僅僅只是起點。而烏克蘭是我永遠的痛……



 



我認為俄烏關係最終會得到改善,並成為真正的兄弟。只是現在發生的事件,讓人打從心裡無法認同。但現在有這份《明斯克協議》,和調解人員的提案,我們只要更積極地推進,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係就不至於變成「凍結的衝突」。



 





 



透過與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領導人、政治家、外交人員不斷溝通,儘管過去幾年危機加劇,但我看到對俄羅斯的尊重、合作和夥伴關係的潛力等等都得以保留,這很重要。曾經有人妄想構築一個「沒有俄羅斯的世界」(曾經有過這樣的空想,他們坦率地承認,甚至寫了下來),這份妄念正成為過去式。



 



我們的民族已經征服了歐洲和亞洲的廣袤領土,成了數十個國家的芳鄰。因此,俄羅斯需要一個與所有人親善的政策,一個不向西方或東方傾斜的平衡外交政策。我們不需要敵人,也不需要非贏即輸的地緣政治博弈。



 



而重點是,一個強大、民主的俄羅斯,就是我們最需要的成功外交政策,我們一定會做到。



 



我說過很多次:我從不認同民主與俄羅斯格格不入,這亦是我的深度信念。我同樣深信,在構築適合廿一世紀的新世界政局中,俄羅斯必然會起到建設性的作用。



 



政治圈一如人生,逐漸地一代新人換舊人。在某些時刻,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前人已經走遠,將遺產留給下一代。我認為我們這一代將冷戰終結,可以說是功德圓滿,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任務。



 



我在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在聯合國的講演說道:「我們的理想──是結合法治國家的地球村,而外交工作是服膺法律的。」



 



今天,這個遠大的理想依然很遙遠。但這絕不意味著,在宣揚偉大目標和人類全體的理想時,我們過於天真。我們只是了解到,如果缺少這些目標與理想,就無法走上通向未來的大道。



 





 



在終結冷戰的道路上,國際社會為繼承下一代的世界領袖制定了具體任務──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戰勝「第三世界國家」大規模的貧困、讓所有人受到平等教育、提供健康衛生保障、以及克服環境劣化。在那一屆聯合國大會上,聯合國成員不得不承認,這些問題的解決進展大大不足。



 



這個事實並不是對當代領導人的批判。只是要迫使他們認真重新評估自己的政治方針,吸收前輩在應對更危險挑戰時的經驗,沒有人可以將這種經驗一筆勾銷。



 



而我撰寫的這本書,不是為了找理由,亦非為了訓誡,而是為了維繫時代傳承的意志,讓過往與當下的對話不被打斷,連接過去與未來,發掘真相、從中學習。在不斷變化中的世界中,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決定。



 



 



*本文摘自《戈巴契夫冷戰回憶錄:蜕變中的世界,從舊冷戰到新世紀的危機好優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契夫

(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一九三一年三月二日至今)







前蘇聯政治領袖、一九九○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歷任蘇聯最高領導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與唯一一任民選總統。在職期間推行蘇聯民主化與市場經濟,並與西方領袖諸如:前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老布希(George H. W. Bush)、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梅傑(John Major)以及法國前總理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等西方重要人物一同推動結束冷戰,且退出東歐勢力範圍,默許兩德統一;蘇聯與中共交惡長達卅年的緊張關係,亦於其任內趨緩。





戈巴契夫擔任總書記伊始,即在蘇聯內部大力推動各項開放改革政策,但蘇聯卻也於其在職的六年的九個多月中,隨改革深化而弱化,經冷戰終結而解體,十五個加盟國先後獨立,戈巴契夫無力回天黯然下野。



 



儘管如此,戈巴契夫為蘇聯所播下的和平種籽,在多年後仍持續在歐洲、甚至世界政局上發揮其正面影響力。卸下總統職務後,創辦戈巴契夫基金會及國際綠十字會,致力世界和平及環保工作。著有《戈巴契夫冷戰回憶錄──蜕變中的世界,從舊冷戰到新世紀的危機》《廿世紀的精神教訓》(與池田大作對談錄)《新俄羅斯》等書。戈巴契夫亦為現今為數不多,仍在世的冷戰時期國家級領導人。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