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ASIADOC於2018印尼日惹展開,由法國Docmonde與印尼日惹紀錄片影展(Festival Film Dokumenter)合辦,是專為東南亞紀錄片工作者打造的紀錄片劇本工作坊。國家電影中心的Taiwan Docs台灣紀錄片海外推廣計畫於去年夏天首次加入,工作坊也因此開放兩個名額給台灣創作者,入選者吳璠及鄭瑋萱分別帶著《XiXi》及《The Move》,前往參加為期十天的密集訓練。
在密集的工作坊課程中,12位分別來自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及台灣的學員,有著各式各樣的年紀、經歷、國籍、口音,在位於古城日惹中的一處度假村中共度接下來的十天。
鄭瑋萱的企劃案《The Move》由她的畢業製作發展而成,拍攝對象為當初在清真寺遇見的一個印尼家庭。導演最初帶著對宗教的好奇去拍攝,卻在過程中意外發現自己總是帶著異樣的眼光,初衷與拍攝時的心情竟互相違背矛盾。經過一年的聯繫相處,導演已將拍攝焦點從宗教轉到生活,日漸培養與被攝者的感情。去年四月,印尼家庭離開了台灣,導演也沒有停下腳步,決心前往印尼參加ASIADOC持續拍攝。
吳璠的企劃案《XiXi》則紀錄一位狂放的街頭表演者,來自北京的XiXi在歐洲四處流浪,兩人於三年前初見面時,對方便交出自己多年拍攝的家庭影像。深受赤裸、濃烈的生命片段所吸引,吳璠開始拍攝XiX,並透過影像交換日記,兩個女孩試著從彼此的生命中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
在第⼀天的團體討論過後,12位導演學員被分成兩組,在未來8天中分別與兩位導師:來自法國的Vladimir Léon(註一)及菲律賓的John Torres(註二)進行一⼩時的⼀對⼀劇本研討,並在第六天時,由三位導演組成⼀組,向兩位老師報告。非一對⼀的預定時間,可以放空、游泳、與學員聊天,也能⾃行找老師討論。9天的工作坊中,每晚皆有紀錄片放映,並於映後展開討論。
導師John在第三天出了第一項作業:「影像日記」,讓瑋萱隨意拍攝15分鐘片段,並配上想對被攝者說的話當做口白。在看過瑋萱交出的日記,並分享這三年中印象最深的事件後,導師發現她最在意的是家庭中的孩子,也點出了影片核心。身為單打獨鬥的創作者,常像隻無頭蒼蠅,在創作過程中感到迷惘,而導師的問題、作業,屢屢映照出創作者內心最在乎的事情。
「盧米埃計劃」則要求每位學員必須在三天內交出一支一鏡到底、固定鏡位的一分鐘短片。放映時並沒有說出導演是誰,但大家都能以影像特質猜出創作者,果真是「什麼樣的人拍什麼樣的片」。透過這個作業,學員得以稍稍探索日惹的周遭,並暫時抽離自己的計畫,也把握機會互相聊聊「時間對電影敘事的意義」、「構圖背後的導演思維」等對影像的看法。
十天的工作坊將2位導師與12位學員緊緊綁在一起,大家得以在一座舒適美麗的渡假村中練功(和偷閒),看似愜意悠閒,實則密集燒腦。在十天的工作坊中,透過導師的引導與作業、學員間的漫談與討論,ASIADOC建構出一個創作者能專心透過書寫來找到作品本質的空間。
工作坊和紀錄片都好似一種化學變化,從素昧平生到羈絆連結,除了可能改變一個人看世界的方式,可能能讓一個人成長,而這樣的化學變化,也許緩慢,但總有一天,會在我們不知道的地方開始發酵。(文/吳璠、鄭瑋萱、顧惠婷,編輯/Taiwan Docs)
註一:法國導師Vladimir Léon同時身兼演員、製片、導演等多重身分,多次擔任紀錄片工作坊導師與國際提案會評審。
註二:菲律賓導師John Torres為一名獨立電影工作者、音樂家與作家,他同時在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教授電影製作等課程。
關於【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成立於1998年,每兩年舉辦一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