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怨咒》:真正恐怖的地方,其實與電影本身無關

出前一廷    2020年03月02日 19:00:00

就故事來看,《怨咒》(The Grudge)可以被視為改編自日本片《咒怨》(呪怨)的2004年好萊塢電影《不死咒怨》(The Grudge)的最新外傳式續集,不僅在片中提及了《不死咒怨》的角色與事件,就連故事的發生年代也與其多有重疊。



 





(取自 IMDB)


 



只是,由於《怨咒》將故事背景自東京整個拉回美國,劇情中也有部分情節及橋段明顯重現了過去的作品,因此使這部電影在延續故事的同時,亦是部重啟意味濃厚之作,是以綜合整體而言,可以算是部較為特別的軟重啟作品。



 





(取自 IMDB)


 



可惜的是,《怨咒》在恐怖方面的表現,可說是最為無趣的那種,大多時候都僅靠著忽如其來的音效嚇人,而非真正地在經營恐怖氛圍,就連片中怨靈的整體造型,也變成極為典型的歐美恐怖片路線,以明顯的特效妝容搭配黏液做為主軸,至少對我個人而言,則使得恐怖程度因此降低許多。



 





(取自 IMDB)


 



至於劇情方面,《怨咒》透過了警方調查一連串案件的情節,使故事在標明年代的不同時間點之間交錯進行,與過去日本版《咒怨》直接將劇情切分成不同段落,全部丟給觀眾自行排列順序的手法截然不同,在整體敘事邏輯上顯得清晰許多,也把相關事件的前因後果交代得極為清楚。



 





(取自 IMDB)


 



但微妙的是,《咒怨》的恐怖之處,有很大一部分正是在於諸多事件的曖昧不清。無論是事件順序、相關聯結,許多時候都被拋進了無從解釋的幽冥之中,使故事由於這樣的留白,反倒使觀眾會試圖藉由理出順序來破除恐怖,結果就這麼在心中不斷重溫那些可怕橋段。但當《怨咒》選擇把一切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之後,則使這種源於未知的恐懼因而被徹底破除,也讓觀眾與電影所想傳達的恐怖感之間,就此被畫上了一道明顯界線。



 



不過再怎麼說,《怨咒》至少仍保留了《咒怨》裡的某個主要元素,而這個元素在如今這個時間點看來,竟然更意外成為本片最讓人感到可怕之處──也就是「傳染」。



 





(取自 IMDB)


 



《咒怨》與絕大多數恐怖片的不同,在於片中的詛咒具有傳染病般的特質。只要你曾踏入凶宅,便會被這股怨氣傳染,因此惹上惡靈纏身。更有甚者的是,當你被傳染之後,可能還會將這股咒怨帶出屋外,再度傳到別人身上,就這麼將恐怖給蔓延開來。



 





(取自 IMDB)


 



在《怨咒》一片中,劇情除了承繼這樣的要素以外,同時還比過往更加強調原有的咒怨,會因為引發新的凶案,導致創造另一個全新咒怨的情況。雖然在本片拍攝之際,仍未傳出什麼新冠肺炎的相關疫情,但這種彷彿將病毒變異的元素給運用在恐怖片詛咒中的安排,也正如前述所說,最終則意外成了《怨咒》這部電影最讓人感到恐怖的部份。



 





(取自 IMDB)


 



如果你未曾看過日本版的《咒怨》,那麼《怨咒》一片或許還可以多少拿來打發時間。但要是你原本就看過日本版,並留有深刻印象的話,那麼《怨咒》則不免是部令人大感失望之作,在毫無新意的情況下,就連嚇起人來都有些欲振乏力,令人提不起勁。



 



真正恐怖的地方,其實與電影本身無關,這八成就是《怨咒》最出人意表之處了吧。



 





 



上報生活頻道特約作者 出前一廷



曾獲某文學獎,譯有某些小說,並曾撰寫多篇小說之導讀與解說類文章,認為下雨天最好的去處是電影院,或乾脆在家看片,配上熱騰騰的泡麵,故以此為名。



臉書粉絲頁:史蒂芬金銀銅鐵席格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