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下文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疫苗何時才能完成,是全球共同關注的問題。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主任安東尼佛奇(Anthony Fauci)博士日前表示,疫苗最快在12個月至18個月就可問世,不少美國國內的專家認為,這個時間預估太過樂觀。
據《CNN》報導,美國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的彼得霍茲(Peter Hotez)博士認為這個時間預估太過樂觀:「太陽打西邊出來的時候才有可能,否則應該會花更久的時間。」輪狀病毒疫苗的發明者之一保羅奧菲特(Paul Offit)醫師聽了佛奇的發言之後也覺得太樂觀:「而且我相信他本人也這麼覺得。」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新興傳染病專家阿梅什阿達利亞(Amesh Adalja)則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不太可能在18個月內達到可以廣泛使用的規模:「疫苗開發通常要用幾年來衡量,而不是幾個月。」
《CNN》指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的資料,疫苗在進行完動物測試之後,接下來會進入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先將疫苗注射到一小群人身上,評估安全性和監測它的免疫反應,第二階段將對更多人進行隨機測試,通常會達到幾百人,其中經常會包含更多高風險族群,測試結果沒問題之後,才會進入第三階段,對上千至上萬人進行藥效和安全性測試。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的傳染病專家艾蜜莉埃貝爾丁(Emily Erbelding)博士表示,這類疫苗通常需要8到10年才能開發出來,不過,因為正面臨著武漢肺炎的威脅,所以人們可能願意冒一點風險,能不能在18個月內完成,端看於我們如何加快速度。
埃貝爾丁說,在疫苗開發的每個階段,都要對志願者監控它的安全性:「通常,你要追蹤他們的免疫反應至少一年。」
不過,美國健康新聞網站《STAT》披露,為了加快速度,美國國內負責開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機構,將不遵循一般的流程,同時進行人體測試和動物測試。《CNN》向凱薩醫療集團華盛頓研究中心(Kaiser Permanente Washington Research Institute)求證此事,但對方不願發表任何評論。
美國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醫學教授華特奧倫斯坦(Walt Orenstein)認為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如果你要做面面俱到,那會有多少人死於新冠病毒或受到感染?」他向《CNN》說:「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為了快點達成目標必須冒險。」
奧倫斯坦認為,雖然要在18個月內完成疫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他認為這是有可能的。因為我們面臨如此嚴重的問題,所以不得不採取這樣的速度。
國際艾滋病疫苗倡議(IAVI)總裁兼執行長馬克費恩伯格(Mark Feinberg)則對《STAT》表示,雖然他明白動物實驗的重要性,但是因為疫情的急迫性,他認為值得妥協。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如廁 4 步驟必學!使用公共廁所恐產生氣溶膠傳染
●【武漢肺炎】PICO太郎推出新版《PPAP》宣導洗手重要性 4天點閱數逾400萬
●【武漢肺炎】全聯、美廉社加入「口罩實名制2.0」預購行列!四大超商領取優惠整理、第四波 4/8 開放預購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