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做工的人》:一部具有獨特重量的作品,既如此豁達,卻也是種無奈

出前一廷    2020年05月10日 13:00:00

由林立青同名著作改編而成的《做工的人》,是一部令人驚喜的戲劇作品,就前兩集的風格來看,可以說在搞笑與真實間找到了一個精巧的平衡點,透過出色的演員集體表現,讓人因此對角色們心生親近,因此在嘻笑怒罵的同時,照樣足以使觀眾感受到隱藏在笑點中的真摯情感及社會重量。



 





(結果娛樂 提供)


 



就演員表現來說,主角李銘順可說令人佩服之至,雖然偶爾仍聽得出口音不太一樣,但無論是表演或唸白都充滿了高度說服力,讓人幾乎完全忘記他過去的演出形象,認為他就是劇中那個臺灣味十足的工地師傅。



 



此外,薛仕凌與孟耿如也交出了讓人驚艷的成績,表現極為生動自然,與他們過往的角色同樣有著明顯差異。



 



至於像柯叔元、游安順、苗可麗、曾珮瑜等人,也都發揮出優秀水準,使得本劇在演員表現上可說十足亮眼,光是看他們如此生動地演繹出市井小民的面貌,就已讓本劇有著值得一看的價值。



 





(結果娛樂 提供)


 



有趣的是,正如以上所說,由於《做工的人》在角色刻劃方面相當出色,因此就算劇情再怎麼搞笑,卻也還是能讓人感受到他們亟欲擺脫困境,想要過著優渥生活的衷心渴望。也因為這樣,在觀賞本劇的過程中,甚至會讓你不時懷著一股五味雜陳的情緒,一下子被相關情節逗笑,一下子卻又懷疑用如此輕鬆的角度來描繪這類社會階層問題,是否真的妥當。



 





(結果娛樂 提供)


 



然而,如果真要問我,在思考過後,我個人則認為這點其實正是《做工的人》的傑出之處,在既讓你感到親近的同時,卻又點出了微妙的距離感,使我們看著這些角色在經歷挫敗之後,又繼續笑笑像是沒事般的生活下去,因此察覺這種安排與其說是大事化小的輕輕帶過,倒不如說是頗為忠實地呈現出這些角色的人生態度,讓你發現那除了是一種豁達,其實也是一種無奈,因而巧妙帶出了這部戲的獨特重量。



 





(結果娛樂 提供)


 



近年來,像是植劇場系列的部分作品,又或者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與《我們與惡的距離》這些電視劇,均巧妙反映出我們的社會樣貌,使這些作品既具有相當程度的娛樂效果,同時也激發了觀眾的共鳴與思考空間。如今,《做工的人》則無庸置疑地加入了這個行列,因此若是你曾對上述那些作品印象深刻,那麼《做工的人》,則絕對同樣是部你不該錯過的作品。



 





 



上報生活頻道特約作者 出前一廷



曾獲某文學獎,譯有某些小說,並曾撰寫多篇小說之導讀與解說類文章,認為下雨天最好的去處是電影院,或乾脆在家看片,配上熱騰騰的泡麵,故以此為名。



臉書粉絲頁:史蒂芬金銀銅鐵席格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