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傀儡花》改編史詩旗鑑劇定名!曹瑞原公布正式劇名《斯卡羅》

上報生活圈    2020年06月12日 14:00:00

耗時3年籌備、改編自小說《傀儡花》的公視史詩旗艦戲劇11日舉行定名記者會,為了尊重部落族人對於「傀儡」一詞貶義的感受,經過原作陳耀昌醫師同意之後,決定更改劇名。公視和導演曹瑞原向各方廣邀全新劇名,從徵集而來的劇名討論出5個備選劇名之後,交由網友投票,最後由《斯卡羅》(族語名《seqalu》、英文名《Formosa 1867》)出線。



 



繼《一把青》後,曹瑞原睽違三年半再次接下重擔,呈現150年前台灣發生的故事,他坦言這段旅程真的非常困難,「一開始的時候內心很惶恐,我想不只是我,所有的工作人員,因為我們真的不知道當時150年前的臺灣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氛圍,如果掌握不住那個時間的氛圍、時代的氛圍,做出來所有東西都是假的,都沒有靈魂。」



 





《斯卡羅》導演曹瑞原(公視提供)


 



劇組在前期籌備以及拍攝期間,在與部落族人互動、學習的過程中,理解到族人對「傀儡」二字的感受。「傀儡」是以往對高屏地區原住民族的蔑稱,這兩個字背後的貶義,讓不少族人非常不舒服、深覺被冒犯。經過原作陳耀昌醫師同意,決定更改劇名,以彰顯原作小說希望傳達的台灣各族群之間「和解、共生」、「多元文化」、「多元史觀」的精神,最後網友投票之後,正式劇名定為《斯卡羅》。



 



「斯卡羅」被認為是一個在恆春半島南端的統治貴族,由四大家族統轄琅?地區各部落,日本人類學家描述為「排灣化的卑南族」,具有跨族群與跨文化的意涵。劇中,斯卡羅「大股頭」(編按:頭目之意)卓杞篤(Tou-ke-tok)展現過人的智慧與勇氣,統整各社之力齊心對外,消弭因「羅妹號事件」所引發的風波。



 



飾演卓杞篤的查馬克・法拉屋樂出身排灣族,是屏東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指導老師,曹瑞原見到他的第一眼便暗自決定「卓杞篤」就是他了,但查馬克・法拉屋樂當下沒有接受演出邀約,後來曹瑞原使出大絕招:「就是他人到哪裡,我就跟著他到哪裡。」最後在積極溝通下,終於讓他點頭答應演出。



 





查馬克・法拉屋樂在劇中飾演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公視提供)


 



查馬克・法拉屋樂表示,沒有馬上答應的原因,是因為擔心耽誤到教書和演戲兩邊的進度,他笑道:「拍完戲後,才發現教書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一路拍攝下來,他認為曹瑞原是一個柔軟又堅毅的導演:「我看到他對於守護文化和土地是非常堅持的,很開心能夠經歷這一段,看見150年前的美麗,150年後,用新的眼睛、新的心情,去看見150年前的樣子。」



 



製作團隊也在11日曝光由「行影GOPHOTO」團隊設計的《斯卡羅》定名版海報及13位角色特寫版海報,現場佈置氣勢非凡。「角色特寫版海報」的設計著重在劇中人物側臉的表情和情緒,透過稍微沈重一點、暗一點的神秘色調,希望讓人感到有段波濤洶湧的故事即將被訴說。劇名《斯卡羅》的字體設計則融入了排灣族的元素,例如百步蛇紋、武器造型等,為了更符合時代感,有點不工整及斑駁感,呈現就像當時的斯卡羅族群一樣,質樸且充滿力量。



 





 



《斯卡羅》改編自陳耀昌醫師小說《傀儡花》,故事背景發生在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Rover)在恆春半島南端外海發生船難,船員登岸求生,因誤闖原住民領地遭馘首,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奉命前往調查,而後與琅?十八社大股頭卓杞篤(Tou-ke-tok)簽署和平盟約「南岬之盟」,過程中,原住民女孩蝶妹跟李先得發展出一段曖昧不清的感情。預計2021年公視播出。



 



看更多《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