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搞錯的話,過去片名其實翻譯為《光明戰士阿基拉》的《阿基拉》(アキラ),這回以4K修復版與IMAX版登上大銀幕一事,其實並不能算是重映,而是首度在台灣以商業形式公開上映才對。
驚人的是,就算《阿基拉》明明已是1988年的作品,但在電影剛開始的段落,其畫面卻依舊具有難以言喻的震撼力,透過特殊的背景處理方式,帶來就算如今也很難在其它動畫片中感受到的速度感。
全片於視覺方面的掌握度相當驚人,簡直就到了令人目眩神迷的地步,充滿各式各樣精心打造的細節,讓人十分慶幸自己有幸能在大銀幕上看見本片,才能以最為完整的姿態,感受到這部電影在視覺上的魅力所在。
就故事情節而言,《阿基拉》大多數的內容主要改編自原著漫畫的前兩集,至於後面的內容則被大幅刪減,以最為精簡的方式置入到劇情裡,藉此使電影本身仍具有相當程度的完整性。
就這點來說,這樣的情節取捨其實給人一種頗為奇妙的感覺。有些時候,你會覺得那些與主線無關的情節似乎能刪減得再乾淨一點,好讓節奏更為俐落緊湊。但微妙之處在於,那些橋段雖然拖緩了故事節奏,但若是從電影內在主題來看,卻又是一種得以加強論述,使故事更顯飽滿的作法,因此也難以斷言這樣的作法究竟是好是壞,進而造就了這部電影看起來縱使節奏緩慢,卻也仍是具有高度吸引力的獨特感受。
除此之外,《阿基拉》甚至還是一部可以多重解讀的電影。片中政客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危害人民的行為,又或者是主角鐵雄因自卑而起的自我膨脹,以及阿基拉那如同核彈般的毀滅力量,都可以讓人相當清晰地對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本狀況,因此使這部電影成為了一則與歷史有關的戰爭寓言。
但除此之外,《阿基拉》在角色塑造的方面卻又有其獨到之處,對於個人與體制間的關係有著不少有趣著墨,因此確實以各式各樣的有趣角度,為觀眾提供了極為多元的解讀可能性。
近來,由於與東京奧運停辦有關的一個鏡頭,使得《阿基拉》被冠上預言神片這樣的稱號。但對不少台灣觀眾來說,這部電影其實有好長好長的一陣子,都只是一部始終僅聞其名的經典,一直要到如今,我們才得以藉由大銀幕這樣的媒介,看到《阿基拉》真正該有的樣貌。
所以,進戲院吧。從今以後,我們總算不用只是聽過《阿基拉》而已了。
上報生活頻道特約作者 出前一廷
曾獲某文學獎,譯有某些小說,並曾撰寫多篇小說之導讀與解說類文章,認為下雨天最好的去處是電影院,或乾脆在家看片,配上熱騰騰的泡麵,故以此為名。
臉書粉絲頁:史蒂芬金銀銅鐵席格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