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所具有藝文沙龍色彩的人文茶館

小日子    2016年12月11日 00:49:00

口述:資深員工 劉行中



撰文:林筑婷



攝影:許芳瑄



 



 



紫藤廬鄰近公館商圈,位於新生南路上,卻是個鬧中取靜的好地方,讓人一踏進便能感到平靜舒坦。這棟日式建築的迷人之處來自於渾厚的歷史底蘊,自1950 年代財政部關務署署長周德偉教授的官舍時期,便是關懷時政的自由主義學者固定聚會的場所。1975年以後,一些參與臺灣民主運動的黨外人士、藝術家及知識份子們也紛紛在此落腳聚集 ; 而後在1981 年由創辦人周渝先生正式改闢為茶館,自此便成為了臺灣第一所具有藝文沙龍色彩的人文茶館。



 





(攝影:許芳瑄/2016書院臺北 提供)


 



原只將這棟老宅當成大學畢業後的短暫過渡,來到紫藤廬工作後才逐漸發現,茶文化的領域竟如此深廣,可以從日用喝茶擴及人文、歷史、藝術、思想、生活美學、乃至一個人的身心修養,因為熱愛茶文化的緣故,不知不覺一停留,便已是十多個年頭。平常的工作除了基本餐飲服務、訓練新進同事、參與選茶試茶、採買相關器物,同時也是古蹟茶體驗的茶藝講師之一。



 





(攝影:許芳瑄/2016書院臺北 提供)


 



一杯清澈見底的好茶看似簡單,其實負載著相當豐富且強大的訊息,茶農透過茶葉,將土地的溫潤與芬香傳遞給茶客,而中國人的傳統待客習俗,便是用一杯杯的熱茶分享熱情與喜悅,茶是一種媒介,可以溫柔地將每個愛它的人連結起來。



 



 



這份工作常常帶給我許多的滿足。日常生活的壓力或許無法讓許多人真正感到快樂,有的人帶著煩惱來到這裡,但當他沉浸在整個環境氛圍和我們真誠準備的茶之後,得以將眉頭鬆開、露出微笑來。透過一杯溫熱的茶湯,讓品飲之人身心得到很好的安頓,能夠這樣與人進行心靈的交流是美好難得的。



 





(攝影:許芳瑄/2016書院臺北 提供)


 



紫藤廬陪伴臺灣走過近百年歷史,醞釀著三代人的回憶,這座活古蹟在清靜幽雅中見證臺灣社會的變遷,用茶香紀錄寫下土地的故事,也許有些人一輩子只來過這麼一次,但我相信當下在這個場域獲得的感受,會在每個人的心中延續發酵。



 





(攝影:許芳瑄/2016書院臺北 提供)


 



 



延伸閱讀:老年代裡的老記憶 認識政治以外的蔣故總統家人



 



 



紫藤廬茶館



電話: 02-2363-7375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6 巷1 號



網站:www.wistariateahouse.com/main/modules/MySpace/index.php



 





 



 



※全文授權轉載自小日子書院臺北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