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在國立臺灣美術館開展的「崔旴嵐:靈魂機械鍊金術」(stil laif),集結2013年以來33項重要創作,是南韓藝術家崔旴嵐(Choe U-Ram)至今最大型個展。崔旴嵐還特別為台灣觀眾創作〈阿勒奧瑞茲〉(2017),邀請民眾盡情迷失在機械與人性交織的神話故事中。
〈阿勒奧瑞茲〉的創作緣由始自2016年韓國燭光革命及2014年台灣太陽花學運。崔旴嵐表示,「當我在思考人類與動物的時候,我發覺人類是唯一會自相殘殺的物種」,但是台韓兩場革命卻是以和平方式提出訴求,民眾坐在廣場抗議,手握燭光,另他印象深刻。於是將台灣比做蛹,讓人民的聲音破繭而出;又將台灣的形狀化成特有的寬尾鳳蝶翅膀,象徵著希望與能量,圍繞著人類核心顫然飛舞。
光線,對雕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光線能夠影響一件作品在空間中展現出來的張力以及美感。「對我來說,光代表生命、能量還有希望。我想藉光線讓觀眾感覺到這是有溫度的、有生命的」崔旴嵐說。
「慾望是非常美麗的,有時慾望帶來的破壞力也非常醜惡。」崔旴嵐〈稻草人〉 (2012),天使與惡魔兩種對立角色並存在一具稻草人身上,彷彿在說人類隱含兩種截然不同面向,因著不同角度光線折射出不同的姿態。科技始終源自於人的慾望,因為不同的需求與使用方式,產來的後果也不盡相同。
崔旴嵐創作主題環繞在人類的文化、歷史、生命、死亡。〈福華閣〉(2012)外表貼著華美的24K金箔,裡面漂浮的是一個工業生產毫無價值的塑膠袋,兩種極端體現的是人類對物質的追求有如浮光掠影;〈銜尾蛇〉(2012)取自普遍流傳世界各地的神話故事,銜尾蛇靠著吞噬自己來獲取能量,象徵陰陽參半生死一體,永恆不滅的生命。藝術家將之引用為人類名為權力的歷史流轉。
嵐旴嵐的祖父是韓國初期汽車工業的創始人,創造出韓國第一部汽車Sibal,雙親都是藝術家。崔旴嵐生長在戰爭的年代,自小受到日本動漫畫影響,立志成為機器人科學家,創造機器人保護家人。崔旴嵐在7歲時創作的〈自畫像〉(1977)展現了他對機器人的高度興趣。
崔旴嵐後來進入韓國中央大學美術系主修雕塑。1992年,他第一次將發動機裝在雕塑裡面製作「會動的」雕塑,雖然因為經驗不足導致機械剛啟動沒多久就故障,在那之後,崔旴嵐的雕塑離不開「動態」,一頭栽入了動力雕塑的世界。
好學的崔旴嵐在韓國清溪川附近找到學習機械知識的老師,那裡據說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零件街,所有的機械零件都可以在那裡找到。崔旴嵐帶著手稿,向師傅請教如何做出他想要呈現出的效果。「不同的作品運用到不同的技術,我現在仍持續學習,我非常喜歡研究」崔旴嵐說。
2003年,崔旴嵐開始向大眾展示他獨特的互動式雕塑,但是他發現觀眾傾向把互動式藝術品視為玩具。當時博物館並沒有做保護措施,使得展場成了遊樂場,許多作品都被民眾破壞。後來崔旴嵐再也沒有做互動性的雕塑,因為他希望作品能讓觀眾以藝術角度來進行思考。崔旴嵐沒日沒夜地投入藝術創作,策展人韓國金昌烈美術館館長金善姬描述,初入崔旴嵐的工作室的感覺「就像進入鐵工廠」。
創作需要大量的金錢,崔旴嵐不得不一邊兼差,一邊充實機械知識與創作厚度。2006年,崔旴嵐孤注一擲,在日本東京森美術館《城市能量》(City Energy)展出許多突破以往創作尺度的藝術品,不管在內容以及機械的複雜程度都令人驚艷,在國際藝壇獲得極大的迴響,各地展覽邀約不斷,崔旴嵐終於可以專職做藝術家。
靈魂機械(Anima machine)意指蘊含靈魂的機械。拉丁語Anima的意思即是「移動的、凝聚靈魂的」。崔旴嵐並不僅指停留在「移動」的層次,而是帶進更多哲學的想法、對政治的批判以及展現人性的至幽微處。
金善姬在此次策展論述中如此評析:「崔旴嵐身為快速適應新科技和機件的科學時代中的藝術家,追求著與過去藝術完全不同的全新次元藝術表現手法。更重要的是,他的創作並非著眼在於重現現實中存在的對象,而是是創造出基本上不存在於現實中的、為了汲取生命而生存的機械生命體,持續擴張藝術的界線。」
崔旴嵐的藝術領域融合了生物學、機械、神話、藝術,以不鏽鋼、金屬、電子器件創作令人著迷的靈魂機械(Anima Machine)。提及自己的藝術定位,崔旴嵐只笑笑回應“I'm just an artist.”。他相信不管是動態雕塑還是仿生裝置,未來仍有許多可能性等待被挖掘。不設限的開放態度、對生命意義的永恆追索,使他的作品難以輕易被定義,也奠定他在當代藝術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全文授權自非池中藝術網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