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低碳永續親淨洄瀾遊花蓮 四條 chill 路線任你玩

上報生活圈    2023年12月13日 15:00:00

花蓮的好山好水、自然景觀,每年吸引無數國內外遊客前往。除了自然風光,多元住民孕育出的文人文底蘊,更值得遊客深度探索。為了讓自然美景能永續,花蓮縣環保局 推出四條低碳旅遊 chill 路線,邀大家來探訪原鄉部落,體驗在地生態、農業、悠遊茶鄉,用不一樣的方式走讀花蓮,旅行兼顧低碳永續,當一個真正友善地球的綠色旅人。



 





 



低碳旅遊 chill 路線,包括「原鄉森呼吸 — chill 自然」、「壽豐享生活 — chill 樂活」、「瑞穗悠閒遊 — chill 自在」、「洄瀾大陳村 — chill 人文」,可以依個人體能、喜好,挑選最適合自己的行程,更歡迎分次走訪,多方位認識花蓮的美。



 



體力好的民眾,可以選擇需要一點腳力的「原鄉森呼吸 — chill 自然」。這條路線主要走大禮步道,前往彷彿遺世獨立山林珍珠大禮大同部落。該部落是太魯閣族原住民保留地,位在砂卡礑溪溪谷、清水大山之間,沒有公路可以抵達,只能步行前往。



 





 





太魯閣客運藉由無汙染的電動公車,讓每位遊客徜徉於壯麗景觀中,同時感受低碳觀光帶來的自然魅力。(花蓮縣環境保護局提供)


 



想安排全家出遊,「壽豐享生活 — chill 樂活」或「瑞穗悠閒遊 — chill 自在」都很適合。Chill 樂活路線主要走訪美麗農村壽豐,可以悠閒享受田園風光,還可到「壽豐農業生態館」,了解在地農業現況。



 



壽豐地區提倡有機農業、友善養殖,當地的 小雨娃有機生態教育農場園區 內,推行自然資源守護,園區特色是集結生產、生態及生活,還有美麗的落羽松步道,輕鬆走逛後還可以享用當季在地的健康有機餐。



 



飽覽美麗的田野風光後,再到位在中央山脈、海岸山脈間的立川漁場。當地利用潔淨溪水,養殖出高品質無汙染的黃金蜆和漁產,遊客可以體驗摸蜆、飽餐鮮美的黃金蜆和漁鮮,之後再到吉農冰城享受用在地食材製作的冰品,是好玩好吃又具有食農教育的樂活遊程。



 



愛品茶、喝咖啡的民眾,更不能錯過 chill 自在悠閒遊瑞穗。可以先到 瑞穗生態育館,認識 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 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及生態,接著到 鶴岡文旦觀光驛站舞鶴茶園,飽覽茶鄉風光,品嚐在地生產的好茶、美味咖啡。



 



之後再前往 北回歸線公園,位於舞鶴村的北回歸線座標,白色八爪標誌造形優美,每年夏至正午,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公園時,還可看到「立竿不見影」的奇特天文景象。



 





「瑞穗生態教育館」除了介紹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常見的動植物,館內提供導覽解說、生態影片觀賞,非常適合親子出遊景點選擇。(花蓮縣環境保護局提供)


 



如果想讓旅行多一點人文體驗,就選擇 chill 人文行程,走訪 美崙山生態公園野菜學校洄瀾大陳村。花蓮地標美崙山除了有茂密的森林,循著登山小徑上山頂,吹著海風遠眺太平洋,近可俯瞰美崙溪蜿蜒流過。



 



享受完山林美景,再前往野菜學校認識阿美族的野菜傳承文化及保種方式。接著到洄瀾大陳一村,認識大陳居民的歷史文化、特有飲食和信仰。當地的阮弼真君廟,是全台唯一以阮弼真君為主神的廟宇。每年農曆 10 月 13 日阮弼真君壽誕祭典,已登錄為花蓮縣無形文化資產。



 





 





大陳一村保留傳統的人文、美食,也成為找回記憶獨特景點,重視地方特色,使老舊社區重新展現生命力。(花蓮縣環境保護局提供)


 



花蓮縣環保局表示,環保低碳旅遊絕不是口號,每個遊客都可以身體力行。這次規畫的四條低碳旅遊行程,鼓勵民眾搭火車到花蓮,再轉搭電動巴士或騎乘輔助電動自行車慢遊花蓮 ,參觀綠色景點、在環保餐廳用餐、住宿環保旅宿,減少交通、食宿等造成的環境負荷,一起讓花蓮美麗的自然景觀和生態永續。



 





觀光旅行使用環保袋,低碳永續已成為花蓮的日常生活型態。(花蓮縣環境保護局提供)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