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即將來到2月14日的西洋情人節,日本的街頭也有著濃濃的過節氣氛,各個超市賣場百貨都充斥著巧克力的販售攤位,絲毫不受武漢肺炎疫情擴大的影響,仍有不少人購買巧克力。
有別於歐美各國或是台灣的情侶,日本的西洋情人節就是由女生準備巧克力,贈送給心儀的男生,當然也有所謂的義理巧克力,就是不管如何,送個一小盒意思意思一下,就表示「我還是有送啊!」
這樣的巧克力送禮活動,最常見的就是在校園裡或是年輕男女間,甚至於在辦公室裡,年輕的未婚女性員工,也會準備義理巧克力,贈送給男性長官或是同事。因此受歡迎的男性,就會收到大量的「義理巧克力」,這也是我們在日本動漫或是日劇裡,常會見到的場景。
為何日本會衍生出有別於其他地方的過節方式,這當然是商人的把戲,不過會有如此的發展,倒也是一段有趣的歷史。西洋情人節最早的起源,據說是古羅馬時代,西元269年2月14日,一名天主教神父瓦倫泰(Valentine),因為不遵從羅馬皇帝克勞狄二世禁止士兵結婚的命令,秘密幫情侶證婚而遭到絞死的日子。
後世為了表彰瓦倫泰的勇氣,而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瓦倫泰節(Valentine's Day),之後便成為西洋情人節了。明治時代之後,大批外國人來到日本傳教或是工作,也帶來西洋情人節的傳統。
1936 年一家位於神戶的知名製果公司「摩洛索夫製菓(Morozoff)」,在當年的西洋情人節前夕,刊登了一則廣告,以巧克力作為賣點,並以「向你心儀的對象贈送巧克力吧!」作為口號,就此開啟了日本人在西洋情人節要贈送巧克力的傳統。
1970 年代開始,由於日本社會因高度經濟成長,家庭十分富裕,加上巧克力業者的推波助瀾,讓日本的年輕人開始流行贈送巧克力給心儀的對象,尤其是相互影響力高的女學生。而不少巧克力業者,還趁勢推出便宜版的「義理巧克力」,讓你做人情而收到的人也開心。
同時間也有業者鼓吹收到禮物的一方,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也要回贈對方以表達心意。結果就在 1980 年代開始,演變成2月14日西洋情人節由女方贈送,到了3月14日則是男方回贈,而且回贈的禮物大多是白色巧克力,因此便稱之為「白色情人節」了。
但為何會稱為「白色情人節」呢?根據「日本全國飴菓子工業協同組合」對外的說明,瓦倫泰證婚的那對情侶,一個月後宣示他們的戀情至死不渝,因此定為「白色情人節」。
不過這個說法並無任何根據,倒是《讀賣新聞》曾經報導,之所以會使用白色巧克力,是避免有些男性拿其他女性贈送的巧克力,在一個月後原封不動的轉送對方,因而使用不同材料的巧克力,以避免這類惡劣行為。
由此可知,這類所謂的「傳統」,不過就是就是日本的巧克力業者搞出來的噱頭,幾十年下來似乎就成了2月14日西洋情人節這一天,必做的行事。
當然行之有年,也算是增添一些生活的趣味,加上近年來巧克力業者絞盡腦汁,推出不少有趣的主題巧克力,像是星際大戰系列、史努比、日本的動漫主角,甚至於恐龍系列等,不但跟上流行,精緻度也讓人愛不釋手。
當然這樣的習慣傳到台灣之後,反而成了男生送給心儀女生鮮花與巧克力,形成了有趣的對比。不過在這個祝福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日子,精挑細選一組巧克力,送給心愛的另一半,也是一種幸福啊!
※作者為本報駐日特約記者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