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鐵男見聞】史上最早櫻花季來臨 東京都知事卻叫大家不要出門?

陳威臣    2020年03月28日 09:00:00

又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一年一度的櫻花季更是令人期待,尤其今年因為暖冬的關係,讓東京的櫻花提前到3月19日即開花,創下櫻花開花觀察史上的最早記錄。



 



根據往年染井吉野櫻的開花狀況來推算,大約 10 天左右就是滿開,也就是說在3月27日前後開始,就是所謂「花見」的七成開花,難得能在三月底之前,就可以在東京看到滿山遍野的雪白櫻花,自然吸引日本人的注意。



 



只不過今年卻受到武漢肺炎(COVID-19)的疫情影響,即便是櫻花季提早到來,但東京人卻無福消受,形成了遍地櫻花美景,人潮稀少的窘境。而且自3月22日之後,東京都內的確診病例,宛如雨後春筍般地大量冒出,3月26日還一次增加 47 人,隔天3月27日也同樣超過 40 人。



 





皇居旁的國立劇場前,有數棵美麗的神代曙櫻花,淡粉紅花色相當討喜,也吸引不少民眾前來。(陳威臣攝)


 



隨著疫情日益嚴重,不但讓東京都 1300 萬人口受到威脅,日本政府與東京都也擔心疫情擴大,因此在3月25日晚間,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還罕見召開記者會,呼籲東京都居民在3月28日與3月29日兩天,沒事就千萬別出門。



 



會如此主要是因為這兩天正逢休假日,而東京的櫻花也剛好滿開,萬一大批人潮出門賞櫻,很有可能會造成大規模傳播,加上近日以來發現的確診病例,有將近一半都找不到感染源,這也證明武漢肺炎在東京已是社區感染,如果沒能暫時阻止傳播鏈,將會造成疫情一發不可收拾。



 



不僅如此,東京都還在3月27日宣布,東京都所屬的動物園、水族館與遊樂園等,全部休園以渡過這次的危機,而東京都周邊的自治體包括千葉縣、埼玉縣與神奈川縣,也配合東京都的政策,希望民眾自我克制,不要前往東京,也不要前往人潮聚集的地方。



 





由於擔心人潮過多會造成武漢肺炎擴散的風險,因此上野公園早在二月底即擺設公告,呼籲民眾不要舉辦賞櫻會。(陳威臣攝)


 



不過呼籲歸呼籲,事實上在日本政府尚未宣布緊急狀態之前,相關的要求都沒有強制性,雖說日本人很乖,政府說了大多數人會遵守,不過既然沒有強制力,外出不違法,總還是要曬曬太陽。而且不少公司自三月初開始實施在家工作之後,很多人大概也悶慌了,要大家乖乖待在家,有時候也還蠻難的。



 



因此幾個知名的賞櫻勝地,包括上野公園、目黑川、千鳥淵以及皇居周邊等,在連日的好天氣推波助瀾之下,還是吸引不少民眾外出賞花,而都內的公園,出現許多家長帶著小孩前往散步。



 



雖說賞櫻與公園散步是在戶外,相較於餐廳、電車與辦公處所等密閉空間,感染的機率較低,不過一旦人潮聚集,風險也隨之增加。更何況自從一月底日本國內的口罩被中國人觀光客掃光後,至今已經兩個月,口罩的供應卻是還是相當不穩定,許多人買不到口罩還是外出賞櫻,都令人十分擔心。



 





雖然近日武漢肺炎的疫情大爆發,不過悶很久的日本民眾,還是選擇外出賞櫻。(陳威臣攝)


 



不過即便日本民眾悶不住外出賞櫻兼散步,但隨著國際疫情嚴峻,加上日本政府也限制許多國家的旅客入境日本,少了大量的外國觀光客,賞櫻的人數似乎也沒那麼多了,往年爆滿的狀況已不復見,算是近年來相當罕見的狀況。



 



即便如此,日本政府還是希望首都圈的民眾能夠自律,本週末開始不要外出,而包括東京迪士尼樂園等設施,也將持續關閉至 4 月底。所幸天公不作美,禮拜六開始將有鋒面來襲,首都圈將出現長達一週的惡劣天候,甚至還可能會降雪。



 



狂風暴雨之後櫻花大概都會掉光,等同提早宣布東京的櫻花季結束。而天氣不佳自然降低民眾外出的意願,大家不想出門,也許就可以避免擴大感染了,只不過疫情能否受到控制,還得要看後續日本政府的作為了。



 





雖然仍有部分日本民眾外出賞櫻,不過對照往年,今年的賞櫻人潮顯得冷清許多。圖為上野公園,上圖為 2019 年,下圖則是 2020 年。(陳威臣攝)


 



 



※作者為本報駐日特約記者​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