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鐵男見聞】吃得到燒臘飯、鹹豆漿的東京新名所—虎之門橫丁

陳威臣    2020年06月29日 12:00:00

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讓外國觀光客無法前往日本,而日本國內也因為疫情延燒,足足在家自肅一個半月,如今日本國內疫情解封,悶壞了的東京人,最近也多了個新去處,那就是6月11日開幕的「虎之門橫丁」。



 



橫丁顧名思義就是小巷子,日本有很多橫丁,其中各式美食充斥,讓人可以開心地吃喝。而「虎之門橫丁」,就是用日本傳統的橫丁概念,創造出可以讓顧客們在舒適的環境與歡樂的氣氛中享用美食。(延伸閱讀:舊時代的東京橫丁成為現今的美食集散地



 



這個「虎之門橫丁」是由森大樓集團所開發,整個都市再開發計畫其實是源自於 1946 年的「環狀線二號建設計畫」,當時預計要在新橋至虎之門間興建寬達一百公尺的道路,且由於當時盟軍駐遠東司令部就在附近,因此這條道路就被稱為是「麥克阿瑟道路」,不過後來整個計畫卻因故凍結。(延伸閱讀:日本人心中的「慈父」麥克阿瑟為何跌下神壇?



 



1998 年東京都決定恢復環二的道路建設計畫,改為地下化方式,騰出的土地空間將共構興建超高層大樓,整個開發計畫在 2002 年定案發表,並由森大樓集團以事業協力者的身份加入。



 



之後地下道路開工,而大樓建設也開始進行,除了興建一棟樓高 247 公尺、52 層樓的超高層大樓「虎之門之丘」外,也在一旁興建樓高 185 公尺、36層的「虎之門之丘商務塔」(虎ノ門ヒルズ ビジネスタワー),以及一棟高 54 層的超高層住宅大樓。



 



「虎之門之丘」在 2014 年完工後,成為東京都內第二高的大樓(不包含自立式電波塔,第一高樓為東京中城的 248 公尺),而「虎之門之丘商務塔」與虎之門超高層住宅大樓的興建,也讓虎之門成為東京的新名所,為此東京地下鐵(TOKYO METRO)在通過當地的日比谷線,建設新車站以方便上班族與居民進出。



 





位於虎之門的新名所「虎之門之丘商業塔」,就位於虎之門之丘旁,樓高 36 層。(陳威臣攝)


 



「虎之門之丘商務塔」在2020年1月完工之後,原本預定4月要開幕,不過卻遇上新冠肺炎的疫情,被迫延後至6月11日才正式開幕,這棟商務大樓5至36樓為辦公室之用,地下1樓到3樓則為商業店舖區。



 



其中位於三樓的「虎之門橫丁」,邀集了 26 家著名的餐飲店,更成為注目的焦點。這裏不但有傳統和食、洋食、中華料理、拉麵、串燒等,還有泰式料理、港式燒臘,甚至於連台灣的鹹豆漿都有,令人驚奇!(延伸閱讀:東京的正宗台灣味!讓旅日台灣人一解鄉愁的美食小店



 



此外,這裡也喝得到台灣的精釀啤酒,這是由虎之門啤酒廠 TORANOMON BREWERY 與台灣的金色三麥合作,讓日本人也能夠喝到屢獲大獎的精釀啤酒。當然說到喝酒,「虎之門釀酒廠(酒食堂虎ノ門蒸留所)」則是提供了東京都離島八丈島的麥燒酎、青梅的湧泉所蒸留的美酒等。



 







虎之門啤酒廠與台灣的金色三麥合作,來到虎之門啤酒廠 TORANOMON BREWERY,可以喝到台灣知名的精釀啤酒。(陳威臣攝)


 







虎之門釀酒廠直接將整套蒸餾設備搬到這裡,讓顧客得以喝到最新鮮的美酒。(陳威臣攝)


 



而新宿的 70 年串燒老舖「鳥茂」,也受邀在「虎之門橫丁」開設分店,築地銀章魚則在這裡開設「築地金章魚」,將章魚燒高級化;中華料理老店「赤坂璃宮」在虎之門橫丁的分店「香港燒味酒家」,可以品嚐道地的港式燒臘。(延伸閱讀:「愛養」從咖啡改賣天婦羅!豐洲的場外市場「江戶前場下町」



 



一旁的「Ryukyu Chinese Stand TAMA」,則提供了沖繩、台灣與中國料理,有趣的是這裡可以喝得到台灣的鹹豆漿,讓無法返國的台灣人,在這裡多少能夠嚐到家鄉味。



 





由日本廣東料理名廚譚彥彬所創立的「赤坂璃宮」,也在虎之門橫丁開設分店,提供道地的港式燒臘。(陳威臣攝)


 





令人懷念的台灣鹹豆漿,在「虎之門橫丁」也可以品嚐到。(陳威臣攝)


 



由於橫丁的一大特色,就是店家之間彼此可以融合,客人也能享用各店家的美食與服務,可說是自然形成的美食街。「虎之門橫丁」也以這樣的概念,讓店舖與店舖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而老闆與顧客也能相互交談,讓人們得以體會過往的美好時光。



 



雖然東京的疫情仍處於混沌不明的狀態,解封後外出的民眾也不如往常多,「虎之門之丘」例行的防疫政策,是必須要測量體溫與酒精消毒後才能進入「虎之門橫丁」,不過來到這裡,好歹還能體驗家鄉味以及其他日本美食,也算是一大滿足了!



 





新宿的串燒老舖「鳥茂」,頭一次在「虎之門橫丁」開設分店,懸掛在外頭的門簾相當具有特色。(陳威臣攝)


 



 



※作者為本報駐日特約記者​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