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重要觀光景點「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自 2002 年正式開園以來,持續致力於推廣臺灣傳統表演、工藝藝術,並於 12 月 5 日、6 日一連兩天盛大舉辦「109年孟府郎君祭典暨南管藝術交流活動」,以「南北清客會芳賢」為主題,邀集北、中、南及外島地區共17組南管藝術團隊、約 200 位樂人一同共襄盛舉。
南管樂人以「絃友」互稱,又自稱「郎君子弟」,因此,這次特別於園區中的「文昌祠」依古制執行「孟府郎君祭典」為活動揭開序幕,也象徵恭迎有南管守護神之稱的「孟府郎君」一同觀戲,祭典氣氛優雅莊重,並由主祭進行獻禮、完成「化祝文」等傳統儀式。
接著由文化部登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南管戲曲保存者林吳素霞藝師,親自上臺進行「踏棚」儀式。此儀式是演出前的重要環節,主要有除煞、祈求演出順利之意,需由輩分高或經神明指定的人選,以特殊儀式禮敬戲棚四方。林吳素霞藝師也邀請現場的絃友一起進行「除煞」手勢,希望兩天的表演能順利、平安。
而本次南管藝術交流活動特邀資深南管音樂學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林珀姬教授擔任諮詢顧問,受邀參演的全臺館閣共計 17 組,其中包括 4 組縣市登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南管音樂保存團體(合和藝苑、清雅樂府、鹿港聚英社南樂團、鹿港遏雲齋南管樂團)、1 組公立業餘南管樂團(彰化縣文化局南管實驗樂團),還包括 2 組外島團隊(澎湖縣西瀛堂南管研究學會、金門樂府傳統樂團),加上臺灣傳統音樂習藝之重要學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師生 30 多人特地組團前往觀摩。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濟民表示:「許多民眾對於南、北管印象較為陌生,其實兩者曲風大不相同,北管氣勢磅礡、南管則相對優雅莊嚴。而這場南管盛會是近年來臺灣規模最盛大、也相當難得的活動。同時,活動也代表了兩個很大的意義,一個是把各地藝術團隊拉到園區彼此進行音樂交流、切磋,另一個是帶給前來園區的觀光客、民眾,感受南管樂風的原汁原味,包含像是傳統祭典,都是一般園區相當少見的,值得大家前來感受南管的魅力。」
活動期間將由 17 組樂團於廟埕廣場表演,陳濟民指出,5日來不及參與祭典的民眾,6日還有精彩的「整絃」演出,各個團隊輪流演出相互拚場、曲風相互交流,非常有趣。未來也將在園區規畫講座,由專家解說讓民眾更認識南、北管的內涵與特殊之處。
另外,現場除了可以欣賞優雅的傳統樂音,民眾還可以參與祈願活動,向孟府郎君「跋杯」索取限量的「五色彈珠」、「麟兒」、「春仔花」。這三樣祭品與「孟府郎君」的典故有關,因此在祭祀完後,便成為祈願與祝福的信物,五色彈珠取其圓形象徵「諸事圓滿」;麟兒取其「送子麟兒」典故,祈願「早日喜獲麟兒、添丁納喜」;春仔花在常民禮俗中又稱為「吉花」,象徵「喜慶富貴、吉祥獻瑞」的好兆頭。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廣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