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魚多、沒水流!到帛琉潛水拍美照打卡必訪的「珊瑚花園」

馮凌惠    2021年03月22日 21:00:00

百年玫瑰珊瑚花園



 



困難度 ★★ 能見度 ★★★★



深 度 1~12m(實際依照當天潮汐為準)



 



 



能見物種



 



各式各樣的珊瑚種類,玫瑰珊瑚、鹿角珊瑚、枝狀珊瑚、靈芝珊瑚,宛如海底的一座花園般。最著名的一朵玫瑰珊瑚,躲在靠近洛克群島的岩壁下方,大小約如一個人把手腳都打開這麼大朵。



 



許多熱帶小魚,如:黃尾冬、藍綠光腮雀鯛、小丑魚Nemo、豆娘魚、神仙魚、四線雀鯛、粗皮鯛、隆頭鸚哥魚、有時嘴唇厚厚、模樣呆頭呆腦的蘇眉魚家族(拿破崙魚)也會在船的四周徘徊,非常可愛。



 



 



 



導遊講解



 



這是一個很安全的浮潛點,由一個浮球圈圍起來,早期原本是生物學家用來研究珊瑚時所圍起的,後來延伸成為當地船長停船時的依據,也成為浮潛客浮潛時的警戒線,浮潛時只要不超出浮球圈就可以。



 



這個地方當地人稱它為「Cemetery」,也就是墓葬園的意思,第一次聽到時也令我毛骨悚然,但後來再次和船長確定後,才知道這裡以前從來沒有葬過什麼死人,所以一點都不需要害怕。



 



倒是水裡面有一群等著吃麵包的餓死鬼們,只要一丟麵包碎屑下去,這群小魚全都成群蜂擁地圍上來。如果是在水裡面一邊浮潛一邊餵魚的話,小魚成群在你面前亂竄,會多到一個眼花撩亂的程度。



 



在這裡浮潛時千萬要注意不要游到太淺的地方去,在退潮時有些珊瑚礁會離水面很近,尤其是在浮球圈中間的區塊,硬珊瑚是非常銳利的,很容易會刮傷腳或是膝蓋。



 



在浮潛時稍微評估,若是珊瑚離水平面已經少於一米的時候,就繞道而行,別讓自己擱淺在珊瑚礁上,傷痕累累地回來啊!還有一個很大的忌諱是,千萬別踩踏在珊瑚礁上面,當地人非常不喜歡看到遊客踩珊瑚,當地的導遊也都會制止你。



 



這不僅會讓自己受傷以外,也很容易踩斷珊瑚,斷了的珊瑚通常都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再復育。



 



這個浮潛點最有名的,除了它像是一座海底的珊瑚花園外,另外就是有一朵目前發現最大朵的金黃色玫瑰珊瑚,一片一片金黃色珊瑚有如玫瑰花的花瓣圍繞著,優雅地躺在海底。她的美麗成為浮潛客爭先恐後拍照的對象,但也因為許多人的蛙鞋不小心踢到,玫瑰珊瑚身上已經多了許多傷痕。



 



根據Rachel這幾年的觀察下來,玫瑰珊瑚的白化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了,真讓人惋惜,不知道她的美麗還能維持多久。為了讓以後的人也能看到玫瑰珊瑚美麗的風采,人客啊!在你來看玫瑰珊瑚時,請千萬小心不要再踢傷她了啊!



 



 



Rachel經驗談



 



這裡是我自己個人最喜歡的浮潛點之一。



因為水清、魚多、沒水流,很適合拍照。



每次常常都會在這裡都會玩得不亦樂乎,忘記上船的時間。(哈哈哈!)



我有許多水裡的美照都是在這裡拍出來的喔。(笑)



 





海底的珊瑚花園非常適合拍照(大旗出版社提供)


 



 



餵魚其實目前是一個有爭議性的行為。



 



有時把吃剩的雞骨頭丟進海裡餵魚,這是很多當地人所認為的一種回歸大自然的方式,因為這是有機的東西,在水裡會自然分解(當然,很多人造化學物質的東西就不相提並論)。但是當餵食的數量變多變大時,有些學者擔心,這會改變海裡原本的生態。



 



像是遊客帶麵包餵魚的行為,會讓魚失去自身覓食的天性,進而讓魚群的習慣改變。像是有些本來清理珊瑚碎屑的魚群若是罷工,改成吃麵包了,珊瑚礁可能就會缺少了這些魚的清理,造成整個海底生態的不平衡。又或者是魚群習慣了「有遊客=有食物」的模式,倘若下次有遊客但沒有食物時,是否會開始有攻擊行為?



 



雖然法令還沒完全禁止,但現在島上已經有許多有環保意識的旅行社開始禁止餵魚的行為。



 



 



 



*本文摘自《藍色琉璃海:南太平洋的天堂祕境,帛琉大旗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馮凌惠 Rachel Feng



 



出生於1989年4月23日台灣台北。曾經是一名染著金髮的鼓手,擁有自己小小的樂團夢。也曾經因為迷惘而揹著帳篷睡袋,睡在路邊,用腳踏車環島旅行。最後因在蘭嶼打工換宿,愛上了大海與小島的生活。



 



因為愛玩水而不小心踏入了導遊這個行業,卻意外發現挺適合自己。在帛琉當導遊的5年中,愛上了潛水,曾經潛過雅浦、馬爾地夫、馬來西亞希巴丹、泰國斯米蘭、菲律賓馬拉帕絲瓜、薄荷島等,夢想潛遍世界各地。



 



最近正迷上自由潛水。



 



「如果你遇見我,應該就是在離海邊不遠的地方了。」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