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經濟視角:技術決定市場支配權 壟斷式資本主義再現 

柯茲(Mordecai Kurz)     2024年01月07日 07:00:00

柯茲(Mordecai Kurz)

●史丹佛大學經濟學名譽教授




 



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一致認為,精進技術對經濟成長至關重要。過去四十年來,資訊技術(IT)革命推動了經濟發展,鮮少人會阻止這股勢力。但自1980年代以來,隨著IT革命紮根於各個領域,企業對市場的影響力大幅上升,主要是在定價方面的影響力。



 



創新的兩大結果:提高產能以及提高市場影響力。這兩個結果不外乎歸功於:企業擁有獨家技術;或是擁有專利權與商業機密的法律保護,取得市場獨占權。IT革命這樣的創新浪潮起飛時,企業靠著技術迅速累積市場影響力,最後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對經濟和政治產生深遠影響。在我的最新著作中,我將這種獨特的力量稱為「技術的市場支配權」。



 



儘管經濟學家長期以來早就意識到市場壟斷的危險,但普遍認為,這是短暫現象,因為競爭會打破壟斷;再者專利會過期,而商業機密也無法保密太久。因此,允許推出創新商品與服務的個人與企業,擁有一些市場支配權,被視為是為了提高生產力這個巨大利益,必須付出的小小代價。



 



不過實際上,創新者既不會短暫擁有壟斷權,也不會只付出很小的代價。反之,代價是巨大的,因為以自由市場為主流的經濟政策並沒有抑制壟斷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經濟出現了贏家通吃的壟斷式資本主義,少數企業在各自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將市場支配權轉化為更持久、以不同形式出現的經濟權和政治權。



 



在這種制度下,小公司隨時可能被更大的公司取代;不平等現象會加劇;整體經濟表現下降,未達其潛在水平;公民參與減少;社會兩極分化加劇;民主倒退。



 



先發優勢



 



任何創新不脫兩種類型的知識。一種是純粹的技術性或科學性知識,因此可以取得專利。第二種是經驗性知識,意指公司如何應用這個新技術,包括與這個新技術相得益彰的最佳組織結構、最佳生產方法、使用的材料、行銷技巧等實際經驗。



 



這兩種知識在創新階段的初期就發揮了作用,並可能導致許多公司為尋求主導地位而展開競爭。通常情況下,只有一個贏家會出現。誰能在競爭中存活下來,誰就能被稱為「創新者」,擁有超越競爭對手的先發優勢。除了知識,先發優勢還包括其他一些具有長期影響的優勢。因為一開始獲勝的企業可以制定產業標準並獲得消費者青睞與信心,比如說,QWERTY鍵盤、VHS、DOS都是如此,即使後來者推出更優的產品,也難以並駕齊驅。一開始勝出的企業還可以累積有關消費者和供應鏈相關的訊息;實現擴大經濟規模和降低邊際成本;爭取各種法律證照以及銀行融資機會;選擇最佳地點(如果這點很重要的話)。上述這些優勢在在增加了後來者的競爭難度。



 



壟斷者維持優勢的攻略



 



若不採取任何策略,先發優勢會隨著專利到期和大多數商業機密的公開而消失。因此,先發的創新者會採取各種策略,讓競爭對手進入市場也無利可圖。



 



策略之一是定期更新技術。持續更新產品或服務不僅能提高消費者需求,還能形成專利金字塔(patent pyramid):新舊專利相互依存、錯綜複雜,形成金字塔,讓競爭對手難以逾越。



 



第二種常見攻略是收購潛在競爭對手或是它們的技術。收購是一種強大的致命武器,可以擴大公司的客戶基礎,以及讓公司成為掌握技術支配權的「技術帝國」(technological empire)。一些被收購的技術會得到進一步發展,但有一些則會被壓抑,以保護公司現有技術不會被迅速淘汰。微軟、Meta(Facebook)、Google和亞馬遜等巨擘自上市以來,分別併購了大量公司。例如,從1987年至2020年,微軟併購了237家公司;2001年到 2020年,Google併購了236家公司



 



第三種攻略是透過各種惡意與敵意行為壓抑潛在的競爭對手,阻撓其發展。例如微軟阻撓PC安裝Netscape瀏覽器,扼殺Netscape發展就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為此微軟面臨反壟斷官司)。



 



第四,占支配地位的公司會試圖建立一個相互依存的生態系統,例如開發一種具有獨特語言或操作系統的技術,然後推出與該平台相關的產品和設備。這種 「搭售和捆綁」會擴大公司的市占率,因為購買其中一種產品的顧客最後不得不購買或使用與之相關的其他產品。知名例子是微軟將其網路瀏覽器 IE與視窗作業系統捆綁在一起(影響所及,Netscape瀏覽器被淘汰)。



 



第五個攻略是建立消費者和供應商資料庫,這在人工智慧時代是特別重要的優勢,因為AI演算法的效力取決於數據的質和量。最後,企業會制定顧客忠誠度計畫,這是目前大家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



 



綜上所述,大量文獻顯示,在初期技術競賽中脫穎而出的公司,能長久掌握壟斷權。相較於蘋果、亞馬遜和Google這些新巨擘,如今許多占主導地位的公司,如嬌生、寶鹼和杜邦等等,都是歷史都超過百年的老牌公司。由於技術擁有的市場支配權如此長久,所以不應以年為單位,而應以世紀為單位。(系列二之一



 



(翻譯:張瑩,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Market Power Is Permanent,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ition Does Not Remove I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