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Jonathan Levy)
●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
●著有《美國資本主義時代:美國歷史》
財政政策是個強大的工具,通常也是政府為管理總體經濟情況用來介入景氣循環的適當途徑。當一國經濟陷入衰退(或蕭條),「財政乘數」(fiscal multiplier)可確定旨在提升總需求、產值和就業的反循環政府支出能發揮效果。根據凱因斯理論,每1美元的額外財政刺激(支出或減稅),將產生超過1美元的經濟產值,因為人民口袋裡每多出1美元,就會創造出更多的產品與服務需求。
不過,財政驅動的擴張當然會冒著引發通膨的風險。因此,貨幣政策的任務是管理好這種在物價穩定與就業之間作的權衡取捨── 以經典的「菲立浦曲線」(Phillips curve)來描述,就是把經濟置於曲線上的一個平衡點,以至於無論是通膨率或失業率都不會過高。
我承認這把戰後美國凱因斯主義以及布蘭德的觀點太過簡化了。布蘭德(Alan S. Blinder)在他的書中更進一步妥適地評估了在1960年代至2020年代期間,挑戰主流經濟學基本框架的歷史事件與思潮。他的結論是,歷經這一切,原始的框架依然屹立不搖:「數十年來,挑戰凱因斯主義的對手學說來來去去,包括本卷涵蓋的貨幣主義(monetarism)、新古典派經濟學「理性預期」(rational expectations)、供應面經濟學等等,但只有一種存活下來。」
挑戰布蘭德凱因斯主義的競爭學說,不是像傅利曼的貨幣主義那般自己跌跤,就是像理性預期那般被併入「新凱因斯主義」(New Keynesianism)。供應面經濟學存續至今,但只以令人難堪的政治謬論形式存在。MIT凱因斯主義活了下來,但有個重大的轉變:遊戲規則從財政政策轉向貨幣政策。三個里程碑是:1970年代、1980年代雷根總統時代的預算赤字,以及1990年代「央行獨立自主」的勝利,為定義2008年以降(後金融海嘯時代)的「非傳統」貨幣政策鋪路。
在總體經濟領域,1970年代的兩位數通膨率對貨幣主義是天下掉下來的禮物,該學派主張通膨無論在何處總是一種貨幣現象,意思是唯有在貨幣供給量增加得比產值更快時,才會發生,才可能產生。」布蘭德反駁傅利曼這句名言,指出1970年代的通膨大致肇因於能源與糧食「供應震撼」。但是,其他批判凱因斯主義的人士,例如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魯卡斯(Robert Lucas),批評其標準模型未充分考量經濟主體(economic agents)的預期,這種批評是正確的。
伏克爾1979年獲任命為Fed主席時,通膨已經盤旋高檔將近十年。為展示決心,他把美國貨幣政策轉向傅利曼偏好的做法:管理貨幣的存量。藉由瞄準較低的存量,伏克爾放棄Fed對短期利率的可裁量控制,短期利率因而飆升。
但伏克爾很快就放棄那種做法,一部分是因為到1982年美國經濟已跌進衰退深淵,一部分也是因為貨幣存量證明實際上無從衡量,更別提調整。畢竟,貨幣供給量既取決於原始供應,也取決於捉摸不定的需求。儘管控制住物價通膨,貨幣主義失去信譽,自由派凱因斯主義學會重視「通膨預期」的重要性。
伏克爾在雷根主政下贏得Fed主席任期,雷根後來又任命葛林斯班。雷根的焦點不在貨幣政策,而在稅務。他援引供應面經濟學說,承諾減稅會增進企業投資,並且提升生產力、經濟成長和政府稅收,進而降低預算赤字。但雷根1981年減稅後,這些承諾沒一個實現。預算赤字反而暴增。
柯林頓1993年初上台執政時,布蘭德加入美國政府,擔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EA)委員,預算赤字成為核心焦點。前高盛集團聯席董座魯賓(Robert Rubin)出任財政部長,領導柯林頓的經濟團隊,並說服這位總統相信平衡預算能安撫債券市場 。據他推論,一旦債市大漲,會導致長期利率下降,促進民間擴大投資高科技驅動的「新經濟」。柯林頓於是平衡預算,投資激增,一部分得力於葛林斯班領導的Fed推出寬鬆貨幣政策,明智地押注於新經濟促進生產力成長的力量。
正是在這個迎合金融市場的脈胳下,柯林頓政府官員鼓吹「央行獨立自主」。布蘭德為捍衛自己的凱因斯主義品牌,堅稱1990年代的榮景是異常的特例,但許多自由派人士,包括魯賓在內,則誤以為那顯示財政乘數是「負面的」,意思是平衡預算總是贏得民間投資人信心的最佳方式。
布蘭德敘述2000年達康泡沫往事時,概略提到金德伯格的《瘋狂、恐慌與崩盤》,但很快就跳到小布希總統(George W. Bush)的減稅案。和雷根當年減稅一樣,這可想而知導致龐大的預算赤字。後來金融海嘯2008年來襲,歐巴馬政府採信凱因斯財政乘數論點,在2009年通過當時政治環境下可行的大型財政刺激(儘管刺激規模仍然不足)。柏南克掌舵的Fed也挺身伸援,緊急以創新的貨幣政策應變。最後,聯邦政府成功避免比「大衰退」( Great Recession)更糟的情況發生。
這套模式在過去十年期間如法炮製。如同雷根與小布希,川普通過一套大規模減稅案,同樣根據供應面的推論。他承諾的益處大部分都未兌現,赤字卻已暴增。待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川普任命的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推出比後海嘯時代更強效版的寬鬆貨幣政策,使Fed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大約4兆美元,而川普與拜登政府先後推出財政刺激政策,再一次證明凱因斯財政乘數是正面的。
川普不改川普本色,常常威嚇鮑爾。但拜登掌權後,恢復央行獨立自主的崇高原則。布蘭德撰述的歷史在2021年畫下句點,由鮑爾領導Fed調整政策,轉向力抗通膨。(系列二之二)
(翻譯:余雅薇,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Pitfalls of Dollar Hegemon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