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森(Laura Tyson)
●白宫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斯商學院教授
孟東卡(Lenny Mendonca)
●麥卡錫公司榮譽高級合夥人
●加州州長紐森前經濟與商業顧問
美國的高等教育正受到衝擊。大學校長被趕下台,鉅額捐款人對學校有異見,主流媒體甚至質疑高等教育的價值。華爾街日報稱:「美國人已經對大學的價值失去了信心,對愈來愈多的家庭而言,怎麼計算都難以消化大學值得投資。」
儘管學生和家長對於在大學教育上的投資回報提出合理的懷疑,但應該認清很多這類批評的本質:帶有政治色彩、用來轉移注意力的障眼法。數據顯示,大學教育仍然是明智的投資,是影響經濟機會和社會流動性的關鍵驅力。
批評對象以常春藤名校為主,但這些申請門檻極高的學校,招收人數僅占全美大學學生總數(2000多萬)不到0.3%。排名前146的研究型大學裡,註冊人數僅占全國全職生總數(包括大學部和博士生)6%而已。
至於高等教育的回報,根據魯尼(Adam Looney)的研究,至少擁有學士文憑的受薪族,年收入中位數達到歷史新高,遠高於高中學歷或大學肄業學歷的受薪族,而這一趨勢已經持續了數十年之久。
是的,大學教育(包括學費、住宿費和伙食費)的平均實際成本(經通貨膨脹調整後)是1980年的1.5倍。但這一數字掩蓋了不同院校之間的巨大差異。約73%的學生就讀公立院校,而公立院校學位的平均成本上升速度遠慢於私立院校。兩年制社區大學的費用至今仍然較低;2020年的費用與15年前大致相同。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爭議性議題是學生貸款,現在每個學生的學貸債務比10年前高了25%。學貸借貸總額超過1.7兆美元,是第二大的貸款類別(僅次於房貸)。但這並不是因為大多數大學生借貸的金額上升;相反,學貸總額飆升反映就讀高學費、低教學品質院校的人數上升,尤其是營利的私立院校,這些院校學生的畢業率和就業率都很低。
此外,大學教育回報率的成長速度其實超過學生學貸債務的成長速度。在1980年,大學畢業生(工作一段時間後)平均年收入比高中文憑的同齡人多了大約一萬美元。到了2020年左右,按1980年通膨調整後的美元計算,這個金額幾乎翻了一倍,年收入差距達1.8萬美元。相較於沒有大學文憑的一般受薪族,大學學歷的受薪族一輩子平均多賺了近100萬美元。
最近一份「美國最佳性價比大學」排名調查,分析學校如何幫助非富裕學生以可負擔的價格獲得具有就業競爭力的學位。雖然榜單中包括史丹福大學等頂尖私立院校,但也不乏知名度較低的公立大學,如加州州立大學斯坦尼斯勞斯分校(Cal State, Stanislaus,位於加州圖爾洛克市),該校在美西大學榜中排名第二。
大學註冊率取決於費用,但也因族裔而異。例如,約83%的亞裔學生預期自己高中畢業後一年半內進入大學就讀,而白人學生為72%,拉丁裔學生為63%,黑人學生為62%。註冊率也因性別而異。2021年,70% 的女性高中畢業生立即進入大學,而男性畢業生只有55%。此外,在麻州和康乃狄克州,超過四分之三的高中畢業生繼續升學,而在阿拉斯加州,這一比例僅41%。
另一個因素是父母的收入。約89%富裕家庭的學生唸大學,而中產階級家庭學生的比例是64%,低收入家庭學生的比例為51%。如今,美國三分之一的大學生是家裡第一個唸大學的人。
除了入學機會和就學成本,完成學業是影響大學教育回報率的第三大因素。入學就讀但沒有完成大學學業的學生平均收入不僅低很多,而且往往還要償還背負的學貸,導致特別不利的結果。為了提高畢業率,大學院校無疑有更多工作要做。在四年制大學新招收的大學生中,僅46%的黑人學生在六年內完成學士學位的要求,而亞裔學生和白人學生的比例分別是78%和68%。
影響未來收入的最後一個因素是學位的份量和相關性。平均而言,STEM學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終身回報率是投資額的5─7倍。商業和金融學位的終身回報率也很高,護理和醫療保健學位的回報率較低,但仍然是正回報。相形之下,美術、家政以及教育學位(令人遺憾)的回報率是負值(儘管這些結果因院校、地理位置和學生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儘管如此,考慮到入學機會增加、學費變得較可負擔、以及高需求領域學位的價值等因素,上大學顯然仍然是一項很好的投資。
為了挖掘大學作為經濟流動性引擎的潛力,美國國會最近一些提案旨在提高大學生的畢業率,例如利用公共資金讓大學承擔更多責任。這是好的開始,但不應止步於此。重要的是我們得記住,今天的大學生並不符我們長期以來對大學生的刻板印象。例如約37%的大學生年齡在25歲或以上,近一半是家裡第一代就讀大學的人。約42%大學生是有色族裔;64%大學生邊就讀邊工作(其中40%為全職工作)。由於這些學生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政策的重點應該是提高靈活性、量身定制課程、方便重新註冊(入學)以及提供各種形式的非學術性支援。
我們最好的高等教育機構不該專注於爭奪大筆捐款、足球設施或父母同是校友的學生,而是(也應該繼續)專注於改變學生及其家庭的經濟狀況。確保所有學生畢業時具備與就業相關的能力,關於這點,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對大學教育的廣泛批評並不符事實。大學學位其實是明智的投資,也是增加經濟機會和流動性的關鍵引擎。政策應側重於採取措施,提高入學機會和可負擔性。
(翻譯:張瑩,責任編輯:楊淑華 )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hat Critics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Get Wrong》,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先誠實再成交」是真的! 永慶房屋推出獨家「誠實安心認證」保障消費者權益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