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維(Vera Songwe)
● 流動性與永續發展基金主席
● 布魯金斯學會非常駐資深研究員
隨著氣候風險不斷提高,先進經濟體在疫情期間實施的政策,使未來前景更不確定,如今世界同時面臨三項挑戰:穩定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加速淨零排放進程、確保新興市場、邊境經濟體能獲得成長與保護國民的必要資金,這需要大規模額外的財政資源才能應付。
為因應COVID-19疫情危機,先進經濟體的決策者藉舉債推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方案,保護中小企業和家庭,並實施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維持市場的流動性。雖然這些措施成功避免經濟衰退、企業破產與貧困加劇,但這些措施與供應鏈中斷、俄烏戰爭結合起來,引發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之後各國中央銀行就不斷升息,造成全球貨幣情勢吃緊,現在幾十個開發中經濟體國家因為借款成突然飆高而面臨債務問題。
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都對動盪的經濟環境展現極大的韌性,印度和幾個非洲國家的經濟甚至維持強勁的成長。但風險仍持續增加,非洲超過60%的低收入國家陷入債務困境,歐洲一直在經濟衰退的邊緣徘徊,美國市場並不穩定,中國經濟復甦搖搖欲墜。此外,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正面臨利率不斷升高的壓力,增加金融穩定的風險。
最糟的是,全球暖化很快變得更具破壞性,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警告,我們已經走到「氣候的懸崖」。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估計,為控制全球均溫升幅不超過工業革命前的1.5°C,我們必須在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從2010年的水準)減少45%,並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綠色金融體系網絡估計,這需要在2050年投資至少275兆美元。
如果我們不快點行動,這些數字會急劇增加,因此,必須立即釋出大量的額外融資。
幸運的是,如果做得好,這些投資可以為經濟帶來新一波成長,不僅能夠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也能達永續發展目標。格蘭瑟姆氣候變遷與環境研究所發布我與斯特恩(Nicholas Stern)、巴塔查里亞(Amar Bhattacharya)共同的撰寫的報告「為氣候行動提供資金」(Finance for Climate Action),我們發現到2030年,氣候相關發展目標的支出,必須比疫情前的水準增加4倍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對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與開發中經濟體來說,這意味著每年要在3個主要目標上花費2.4兆美元:改變能源系統、建立氣候適應能力、支持自然資本與永續農業。為了更廣泛地達成永續發展目標,整體發展支出(包括上述的2.4兆美元)必須比疫情前的水準增加逾1倍,到2030年時達到每年約5.3兆美元。
然而,大多數國家卻不再履行氣候議題的承諾,特別是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歐洲先前除役的燃煤電廠重新營運,美國也核發新的化石燃料探勘許可證。主要國家沒有承擔應有的責任,破壞了(巴黎協定、京都議定書均載明的)共同但有區別責任的原則。先進經濟體尚未兌限15年前的承諾,即每年提供至少1000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調適並減緩氣候變遷的衝擊。
去年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7)上公布的「損失與損害」機制,是令人樂見的發展,而其他機構,像是國際開發協會、綠色氣候基金、非洲發展基金、韌性和永續信託基金、減貧與成長長信託基金,都在協助解決全球金融架構中資金和分配的缺口,但所有這些機制都要足夠的資金才行。
同樣重要的是,開發中國家絕對不能為了解決氣候危機,而被迫承受額外的債務。僅管非洲只占全球碳排放量的4%,卻早已將GDP的5%至15%用來應對氣候變遷的衝擊,這些支出正排擠其他發展優先事項,還增加政府負債。在已開發國家制定出建全的架構來管理債務壓力之前,這種情況會持續下去,二十國工業集團(G20)現行的共同框架仍無法令人滿意。
多邊發展銀行將在縮小全球巨大的氣候融資缺口中扮演關鍵角色,但這些銀行一樣需要已開發國家提供更多資金,才能提供發展基金,並吸引更多私部門的資金。低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會需要更多的優惠融資(貸款條件比市場提供的更寬鬆),這點是無庸置疑的。幸運的是,我們現在有多種零負債的融資選項,從發行新的特別提款權(國際貨幣基金的記帳位)到向航空和海運產業開徵全球碳稅、打擊非法資金流動、建立機制透明的碳市場和借助私人慈善事業等。
但是我們也得採取更多措施吸私部門資本,而這需要信用升級和去風險化的工具,來保護投資並提供經風險調整的投資報酬率。為了因應巴塞爾框架下採用新的銀行業規範,監管機構必須謹慎行事,不要減少可用資本或對新興市場要求高昂的成本。(系列二之一)
(翻譯:潘柏廷,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Financing Our Survival》,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