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海德格視角:猶太人工於算計 他們根據種族原則「生活」

齊澤克(Slavoj Žižek)    2023年12月07日 07:00:00

齊澤克(Slavoj Žižek)

●歐洲高等學院哲學教授

●倫敦大學伯貝克人文學院國際主任




 



二戰時期納粹大屠殺策畫者之一、黨衛軍將軍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1935年寫道,「我們必須把猶太人分為兩種:復國主義者及同化派」,「復國主義者嚴守種族觀念,藉由移民至巴勒斯坦,為建立自己的猶太國家盡一份力…我們祝福他們,我們的友誼與他們同在」。



 



以海德里希的話來說,以色列建國就代表猶太復國主義戰勝同化主義,但這也讓把猶太人看成失根、漂泊族群的傳統反猶太主義變得複雜。



 



這是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觀點,1939年,他呼籲檢視「猶太人的全球犯罪傾向」:「猶太人工於算計,他們根據種族原則『生活』,而他們確實也這麼做了很久,因此他們最堅決抗拒種族原則無限上綱。種族繁衍的安排並非源於『生命』本身,而是源於藉由詭計的生命賦權。這種盤算造成的結果是,藉著把人民控制在統一建構與簡化的實體安排,讓人民徹底失去自我,伴隨著失去自我的還有自我疏離,失去歷史,也就是失去為存在決定的領域。」



 



這些言論的背後是哲學上的對立,一種是完全生活在具體世界,另一種則是藉著把所有「外在現實」視為可操弄利用之物,來否認這種精神歷史根源。



 



但當一個據稱以四海為家的無根種族開始落地生根,會發生什麼事?



 



以猶太復國主義來看,法國哲學家芬基爾克勞特(Alain Finkielkraut)2015年寫道:「猶太人,他們今天選擇了紮根的道路。」不難看出這段話與海德格主張呼應之處:所有必要且偉大的事物都需要「血與土」的家園。



 



諷刺的是,反猶言論中關於無根的陳腔濫調,被用來合理化猶太復國主義。反猶主義指責猶太人無根,猶太復國主義設法修正這種所謂的失敗,無怪乎至今有這麼多保守派反猶人士力挺以色列擴張。但當然,問題在於,以色列政府如今在尼坦雅胡領導下的擴張,意謂定居及併吞約旦河西岸、在其他人居住了幾世紀的地方尋根。



 



在各自解讀「明年在耶路撒冷」這句傳統猶太諺語上,我們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這是一句在逾越節家宴(代表逾越節假期開始的儀式餐)結束時說的話,新聞網站Vox的林德(Dara Lind)解釋說,「許多深信猶太建國重要性的猶太人認為,『明年在耶路撒冷』表達了保護耶路撒冷與以色列現今樣貌的必要性,其他人則認為家宴中提到的『耶路撒冷』,比較像是耶路撒冷與以色列的理想型態。對他們而言,『明年在耶路撒冷』是祈禱以色列更接近這個理想,或者說『耶路撒冷』可能只是更概括的烏托邦象徵,而『明年在耶路撒冷』或許是指來年為世界帶來和平的決心」。



 



這兩個版本重現了超驗與經驗的二元性,即「耶路撒冷」若非抽象的精神救贖聖地,就是有真實人民、建築及宗教古蹟的真實城市。不意外,部分穆斯林基本教義派對於把頌揚真實城市視為褻瀆的「超驗主義者」頗為同情,2000年代中期,時任伊朗總統艾馬丹加開會呼籲消滅以色列時,接待了幾位友好的「超驗主義」拉比;這是海德里希「我們之中可以有猶太人,但無法接受猶太國家」觀點的轉化。



 



但「明年在耶路撒冷」還有個綜合前兩者的第三個極危險版本,支持這個版本的人說:「既然我們有了耶路撒冷,明年就能拆除巴勒斯坦建築,在現在阿克薩清真寺的所在地重建聖經中的聖殿。」也因此爭奪耶路撒冷成為神聖的志業,即使犯了罪,(在他們眼中)加害者也不會承擔任何罪責,因為他們正在建立合法的新秩序,這就好像村民們吹噓村內沒有食人族,說「我們昨天吃掉了最後一個」的那個老笑話一樣。



 



讓我們了解一下現在的真實狀況,支持併吞的以色列人憤世嫉俗地利用納粹大屠殺的記憶、利用猶太人的受害身分來合理化擴張主義。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的人,也會支持以色列現任政府對付不認同屯墾與擴張的自由派反對者;但當今全球的反猶主義,卻主要根源於這種擴張主義。



 



德國是完全支持以色列的國家之一,許多右派人士警告要留意「進口的反猶主義」,意味德國任何反猶新浪潮都不是德國現象,而是穆斯林移民造成,但為何10月7日哈瑪斯攻擊後,西方還有這麼多左派年輕人拒絕聲援以色列?為何美國年輕人會在TikTok上流傳賓拉登的《致美國的信》?



 



這並非同情哈瑪斯這麼簡單而已,讓許多親巴勒斯坦活動參與者團結起來的原因是,各界普遍認為,美國與西方盟友的外交政策和軍事機構受制於大資本及其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剝削。有時,打從心底不滿資本主義,與賓拉登信中「反資本主義」的民粹主義,僅僅只有一線之隔。



 



許多自由派人士表達對以色列的支持,同時也對加薩平民(尤其是兒童)的罹難人數表示關切。外界對身為受害者的巴勒斯坦人同情與日俱增,也認同他們抵抗擴張主義侵犯的權利。但如何才能抵抗侵犯,同時卻又不變成反猶主義者?時至今日,這仍是個讓人尷尬無語的問題。



 



(翻譯:鄭可妮,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New Roots of Anti-Semitism》,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