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緊縮視角:債務是免費午餐 預算赤字將帶來災難

羅格夫(Kenneth Rogoff)    2023年12月12日 07:00:00

羅格夫(Kenneth Rogoff

國際貨幣基金前首席經濟學家

哈佛大學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教授




 



近來即使部分長期實質及名目利率下滑,但仍遠高於決策者習以為常的超低水準。就算通膨減緩,利率也可能停留在這樣的水準。現在正是重新檢視廣為流行的政府債務「免費午餐」論。



 



利率將一直維持在低檔的想法,似乎支持一種觀點,亦即任何對債務的擔憂就是贊成「緊縮」。許多人開始相信,政府理應在經濟衰退時承擔巨額赤字,而正常時期承擔的赤字只該比衰退時略少一些。似乎沒人在意可能的風險,尤其是在通膨和利率方面。左翼宣揚可以用政府債務來擴大社會計畫,甚至超越削減軍費所能產生的效果,而右翼似乎相信,減稅就是稅收存在的唯一意義。



 



利用中央銀行購買政府債券是誤導最嚴重的方法,當短期利率為零時,這樣做似乎沒有成本,此一看法變成現代貨幣理論和「直升機撒錢」的核心。近年來,就連著名的總體經濟學家也在四處宣揚,讓美國聯準會註銷透過量化寬鬆所購買的債券,以此來解決任何潛在的主權債務問題似乎不費吹灰之力。



 



但這種方法的假設前提是,全球實質利率上揚都是漸進的、暫時的,完全排除一旦利率急劇攀升,會導致現有債務的利息支出暴增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央行作為銀行準備所持有的債券,但目前的狀況是聯準會為上述準備支付的利息超過5%,而先前是零。



 



除了少數明顯特例,主張債務是免費午餐說法的人,並未承認可能會出現新現實。在最近一次會議上,我聽取一位知名金融評論員的發言,此人一直擁護「利率永遠更低」的說法,而且似乎未意識到這種說法早已被戳破。一旦遇到追問時,他們承認,如果利率不能很快回到2010年代的超低水準,那麼預算赤字可能帶來嚴重後果,但他們卻不願承認,現有的債務可能帶來問題,因為這等於質疑他們先前為何支持揮霍無度的財政政策。



 



同樣的,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阿斯蘭納普(Serkan Arslanalp)與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提出一份關於全球債務水準創新高的論文,兩人似乎都不願探討目前的債務問題,也無意探討像日本和義大利等國高負債和低成長之間的關聯。



 



可以肯定的是,下次衰退不論何時爆發,都可能導致利率大幅下降,繼而為過度槓桿的美國商用房地產市場提供暫時喘息的機會,其中的邏輯是,如果業者能再承受一年的租金下跌和財務成本激增,那麼2025年利率大幅下降可能遏止即將沖垮其業務的赤字潮。



 



但即使通膨下滑,未來10年的利率水準也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10年要高。這反映出多種因素,包括債務水準飆升、去全球化、國防支出增加、綠色轉型、民粹主義者要求收入再分配以及通膨居高不下。即便是經常被認為長期低利率理由的人口結構變化,一旦政府增加支出來照顧快速老化的人口,也可能對已開發國家產生不同的影響。



 



儘管世界一定可以適應更高的利率水準,但這種轉變仍在進行中。鑑於超低利率一直是維繫歐元區團結的粘合劑,這種變化對歐洲經濟體而言,特別具有挑戰性。當利率接近零時,歐洲央行「不惜一切代價」的紓困政策看似沒有成本,但如果實質利率維持在高檔,歐盟能否在未來危機中存活尚不得而知。



 



正如我先前所指,在日本政府與金融機構已習慣將債務視為零成本之際,日本將竭力擺脫「永遠為零」的利率政策。而在美國,商用房地產業的脆弱性,加上舉債增加,可能會引發另一波通貨膨脹。此外,儘管新興經濟體一直想方設法因應高利率,但仍面臨沈重的財政壓力。



 



在新的全球環境下,決策者和經濟學家,哪怕是那些曾隸屬於「永遠更低」陣營的人,也可能需要根據當前的市場現實來重新評估自己的信念。儘管在不背上巨額赤字的情況下,擴大社會計畫或增強軍事能力依然可行,但在不加稅的條件下,這樣做並非沒有成本。我們很可能會以前所未有的艱難方式發現這一點。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Higher Interest Rates Are Here to Sta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永慶房屋用品牌廣告彰顯房仲核心價值「誠實」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