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爾福德(Scott Fulford)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高級經濟學家
2020年初,一切都改變了。那時情勢明朗化,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不住了。突然間,美國和他許多國家的生活步調幾乎戛然而止:學校與商店關門,封鎖與隔離檢疫重塑社會樣貌。
一些雇員持續在家遠距上班,盡其所能排除萬難。其他人很快就被解雇或放無薪假。從3月中旬美國開始實施封鎖抗疫措施,到4月中旬時,已有2200萬人失業。被視為「不可或缺」的人員, 從醫護人員到雜貨店、肉品包裝廠員工,仍須到班,但卻冒著恐怖的新風險。
如此大規模的經濟瓦解讓大多數美國人猝不及防。早在疫情爆發前,許多人繳帳單就已經很吃力了。 由我協助設計並與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同事在2019年6月執行的第一波「收支平衡」調查(Making Ends Meet survey)發現,假如失去主要收入來源,每五個家庭就有兩家只能支應不到一個月的開銷;五分之一的家庭只能支應少於兩星期的開銷。
2020年3月至4月,經濟底部崩塌,看來普遍的財務苦難將要臨頭。從2008年金融海嘯和「大衰退」引起的反應看來,政府恐怕不會介入紓困。那一波災難過後,數百萬人房子沒了,許多人飽受連年失業之苦,勞動市場疲弱不振。
家家戶戶苦思這一回撙節支出的大刀必須從何砍起。「收支平衡」調查的受訪者索菲亞(在拙著新書《The Pandemic Paradox: How the COVID Crisis Made Americans More Financially Secure有詳細介紹)在2020年4月失去工作,她與家人必須節衣縮食,還有一次房貸利息逾期未繳,看來這是經濟直線下墜的開始。
緊接著,令人驚異的事發生了:到2023年6月,美國大多數民眾,包括索菲亞在內,財務情況竟然比一年前還要寬裕。從2020年3月27日的《新冠病毒救助、救濟與經濟安全法》(CARES Act)開始,三項大規模刺激法案共編列了超過5兆美元的預算(儘管並不是全都立即花下去),改造了疫情期間的經濟。
這波疫情期間的紓困措施,規模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採取的刺激方案的五倍多。聯邦政府不僅提高了失業保險給付、還延長發放期限,並且放寬請領資格條件。政府也直接撥付數千美元的現金給大多數美國人,防止財務困難的家庭墜落財務懸崖。規模8,000億美元的薪資保障計畫,則提供小型企業金援。另有政策援助資金困窘的屋主,解救許多人免遭逐出門戶。
同時,支出大幅下滑。許多人不再出門上餐廳和酒吧,也取消度假行程。隨著支出減少,政府的金援又讓民眾所得維持在相同或更高的水準( 即使他們已失業), 美國人的平均儲蓄金額於是大幅增加。在頭幾個月,每名信用卡持卡人的卡債減少了近1000美元,顯示他們償清長久來未繳的餘額。
重獲財務自由後,許多美國人開始創業,且隨著經濟景氣呈現報復性反彈,勞工對工作更挑三揀四,並且向雇主要求更好的待遇。旺盛的勞動市場吸引通常落後的一群重返職場,繳帳單有困難的人減少了,出乎眾人意料的是,疫情製造罕見的機會,讓占美國人口一大比率的民眾財務重獲新生。
同時,疫情也帶給社會傷害。教學受嚴重干擾,可能對學子將來的長期收入潛力造成負面影響。千禧世代面臨第二波職涯上的經濟災難,有損其償付學貸、購屋置產和儲蓄退休養老金的能力。
同理,學校和日間托育中心關門期間,數百萬計的婦女被迫離開工作崗位,在家照料子女,使她們的職業生涯暫時中斷或永久脫軌。另有數百萬人提早退休,儘管許多人最後又重返職場。
再者,如今超過三分之一的勞動力在家遠距上班,凸顯疫情改變了工作的性質,這種轉變促使雇主和員工重新思考辦公室的目的和人擠人通勤的必要性。
這段疫情經歷顯示,美國社會有可能迅速調整路線。一如其他國家,美國也面臨新的威脅,給經濟和健康帶來重大影響,而美國能以創新的方式應變。個別來說,美國人學會如何克服新的狀況和獨特的壓力源。集體而言,我們展現保護彼此免於財務毀滅的能力。
當然,疫情消退,留下債務增加和通膨竄升的問題仍待解決,許多政府計畫也成效不彰或者本可以更少的資源達成相同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我們未能保護許許多多的同胞:超過百萬名美國人染疫死亡,預期壽命陡降,對非裔和拉丁裔家庭尤然。
不過,疫情卻也證實,未來有更好的路可走。藉了解哪些政策是成功的和為什麼成功,我們便可為全民打造出一條通往財務穩定的全新路徑。美國因應新冠疫情的方法證明,建立一個更公平、更有生產力的社會仍然可行。現在緊急情況既已結束,美國人必須決定自己想不想要那樣的社會。
本文闡述的觀點未必代表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的觀點。
(翻譯:余雅薇,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Saved by the Pandemic?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