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芙若(Esther Duflo)
●201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法國發展創新基金主席
●麻省理工學院、法蘭西學院教授
克雷默(Michael Kremer)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
●發展創新實驗室主任
●發展創新風險計畫科學總監
創新可以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在科技進步之下,2009~2019年間太陽能發電價格降低近90%,綠色能源轉型可期。同樣,拜農業創新之賜,每公頃土地的糧食產量自1960年以來增加了兩倍,在世界人口增加逾一倍的情況下,仍大幅減少了饑餓現象。而mRNA疫苗技術則在新冠疫情期間拯救無數的生命。
社會已建立各種機制來鼓勵創新。一個是市場體系:企業支付研發費用,希望藉販售創新的產品來獲利,而投資者會支持有望推出熱賣商品或服務的企業。專利制度是用保護原創發明不被複製的方式來鼓勵研發,政府則出資支持攸關創新、卻很難申請專利的基礎科學研究。
雖然這些機制促進了創新,但它們並不完美,在某些領域的商業投資,激勵措施遠未達到要求,窮人的需求往往得不到滿足。某些創新——例如減排技術——會使所有人而不只是客戶受益,這意味著它們的價格無法完全反映其社會價值,從而降低私營企業研發這類技術的積極性,其他創新很難申請專利且太容易被複製,進而壓低研發者的潛在回報。
我們同樣也需要創新來改善政府提供必要服務的方式,例如教授兒童數學,或保護弱勢個人和社區免受氣候變遷影響,但這種創新往往難以貨幣化。
因此旨在服務最貧困階層的創新經常被忽視,為了幫助扶貧項目獲得投資資金,我們在美國和法國協助建立了兩個社會創新基金。美國國際開發署的發展創新風險計畫(Development Innovation Ventures,DIV)和法國開發署的發展創新基金(Fonds d’Innovation pour le Développement,FID)都借鑒創投的做法,但關注目前服務不足的領域。
這些基金負責界定該如何擴大創新的規模,責成的單位應該是主辦機構、政府機關、非政府組織或私營企業,例如發展創新新風險計畫(DIV)對印度公立學校學生教學專案進行的早期、相對適度投資,提供了必要的概念驗證,促使尚比亞政府在美國幫助下將這一模式推廣到全國,事實證明它也有助於獲得2500萬美元的慈善捐款,進一步擴大創新的規模。如今非洲十幾個國家數百萬兒童,都能從這些高效的教學計畫中受益。
這種做法很成功,我們最近分析了發展創新風險計畫(DIV)過去兩年投資專案所產生的影響,其中包括提供軟體協助社區衛生人員進行基本服務、飲水機和便宜的老花眼鏡。在此期間,由DIV資助的創新專案已影響1億多人,每投資1美元就產生至少17美元的社會效益,這意味著報酬率超過143%,是該計畫成立之初設定15%目標的近10倍。
跟創投一樣,少數「超級明星型」的創新產生大部分收益,對創投和社會創新基金來說,多數創新都沒有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根本沒有成功,但一些非常成功的案例足以證明整個投資組合是合理的,並推高報酬率。在DIV頭兩年資助的41項創新中有9項觸及100多萬人。我們估算其中5項的價值:截至2019年這5項創新產生2.81億美元的社會效益,報酬率是整個投資組合(包括行政費用)的17倍。
基於創新投資的風險性,人們總會擔心基金可能無法挖掘出超級明星,或是對平庸、失敗的項目投入過多,然而DIV和發展創新基金(FID)有四個主要特點,使其能避免這種狀況並獲得豐厚的投資報酬。
首先,DIV和FID是開放性的,為了找出有前景的創新,這兩個基金不會預先設定成功會發生在哪裡,同時在各個部門和實體廣泛撒網。它們歡迎研究人員、私營企業、非政府組織和政府部門提出申請,包括那些通常無法獲得政府合約的申請人,像是身處中低收入國家者。
第二,為了保持投資決策的紀律性,DIV和FID採用分級資助的方法,先是提供小額資金進行試點並測試有前景的新想法,經過嚴格的影響評估並證明其成本效益者,就有資格獲得更多資金。這種模式允許進行試驗,同時確保把錢花在刀口上。
第三,DIV和FID依靠嚴格的實證標準來選擇最適合擴大規模的創新,它們經常使用隨機性評價——與測試新疫苗的方法相同——來評估有前景項目的潛力,研究人員得以藉此衡量這些創新對收入、健康、識字率和其他重要指標的影響。
最後,DIV和FID是對商業性研發投資的補充。私營企業會投資能產生社會效益的創新,但前提是期望能獲得商業回報。相形之下,DIV和FID專注於那些產生重大社會效益但商業可行性有限的創新。社會創新基金還可以為欠缺服務的人群或地區降低風險,在提供資金的同時引進私人投資,這使其投資成為真正「附加式的」:投資於得不到私營部門資助的專案。
在援助預算面臨新的壓力時,一個將支出影響最大化的方法就是借助DIV和FID這類開放、分層、基於證據的社會創新基金。證據顯示這類基金可以帶來巨大的投資回報,避免花冤枉錢。透過識別、測試和擴大最有前景的創新,它們為減少全球貧困和實現其他社會理想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rowing Good Money After Good》,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房市交易平均每4件就有1件短期交易 買賣屋「貨比三家」有保障
房仲服務首重誠實與安心!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與三不政策 提供最完整保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