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利(Jason Stanley)
●耶魯大學哲學教授
●著有《法西斯如何運轉》、《知識與實踐的旨趣》、《脈絡中的語言》、《技術知識的秘密》 等書
馬斯克為什麼收購推特?他對外的公開說法是為了捍衛言論自由與民主,但此說法太沒有說服力,這個問題仍然揮之不去。馬斯克入主推特以來一再強調這些理想,藉此合理化其重大決策,此舉實在令人困惑,讓外界深深懷疑他的動機。
舉例來說,推特先前移除前美國總統川普的帳戶,馬斯克對此嚴厲批評,主張「言論自由是強大民主制度的基礎」。然而,川普的帳戶被刪,是因為他用越來越暴力的語言,向廣大民眾散播關於選舉的陰謀論。一個美國總統輸掉一場自由、公正的選舉,卻宣稱他的勝利「被偷走」;很難想像,還有什麼破壞民主的方式,會比給他一個平台去宣傳此事來得更有效。川普至今仍是共和黨的領袖,又身為一個民主國家的前領導人,讓他利用推特來攻擊民主制度,怎麼會使民主制度更強壯?
民主制度有賴於民眾廣泛接受其規則的合法性,此一合法性最外顯於投票行為之中。因此,那些想破壞民主合法性的人散佈的謠言,往往是削弱民眾對選舉制度的信任,這一點絕非偶然。
不過,還有其他方法可以破壞民主合法性。政治平等是民主的基礎,最明顯體現於「一人一票」的原則。但政治平等還具有更廣泛的重要性,它代表我們每個人的聲音都能被聽見。正如哲學家達沃爾(Stephen Darwall)的主張,在一個民主國家,人必須要能夠向權力說真話。
如此一來,保障民主的合法性,也代表應保護民主的資訊空間;這樣的領域是互信的,公民以對現實的共識為基礎,確信彼此皆能不受限制地展開辯論和批評。要削弱民眾之間對現實的共識,有一些公認有效的方法,能夠進一步破壞民主的資訊空間,使之無法實現。其中一種做法,就是提供平台給權貴讓他們散播無恥的陰謀論。
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哈佛大學歷史學家歐蕾斯柯斯(Naomi Oreskes)和加州理工學院歷史學家康威(Erik Conway)的著作《販賣懷疑的人》(Merchants of Doubt)一書,詳細論述菸草業和化石燃料業如何資助學界研究,意圖藉此散播疑慮,使民眾懷疑吸煙和氣候變遷相關的科學共識。結果,政策陷入癱瘓。透過散播不正當的疑慮,公眾信任遭到破壞,也摧毀民主的資訊空間,導致社會無法對議題進行公共討論。即使你關注氣候變遷,但你還是有可能反對緩和氣候變遷的努力,因為你可能認為這些行為背後真正的目的,是秘密謀劃要實現一個環境集權主義政權,並征服人類。
想破壞民主的資訊空間,讓氣候變遷等特定政治議題的公共討論不再可行,只需要提供平台和合法性給潛在的政治宣傳者即可。不過,此一策略,簡單來說就是摧毀民主的合法性,也有可能普遍化,也就是針對任何議題,都破壞達成共識的可能。要實現這一點,只需要一個平台,在大眾關注的一切可能議題上,給予所有的陰謀論聲浪相同的權重。克里姆林宮的特工便企圖利用今日俄羅斯頻道(RT)來做這件事,而馬斯克現在正在推特上嘗試這一策略。
化石燃料產業之所以要阻擋民主國家共同批准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原因很明顯。不過,世界首富馬斯克為什麼會想破壞民主本身的合法性?
到了現在,答案應該已經很明確。在健康的民主體制中,共同的民主資訊空間容許每一個人對任何人說出真話,這就是政治平等的本質。在一個健康的民主國家,中產階級記者可以經過充分研究,揭露跨國公司或極其富有者的作為,並促成政治上的共識,以約束其行為、增加其稅收,或以其他方式追究其責任。如果能對大規模的懷疑推波助瀾,來摧毀那樣的資訊空間,未來就不可能再以這種方式動員民眾對抗強權。
民主合法性對有權勢的人而言是一種威脅,因為民主合法性會限制他們的權力。全世界最有權勢的人,為什麼會不想消滅民主合法性?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周昱君)
(原標題為《Elon Musk's Not-so-Hidden Agenda》,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