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覺醒視角:社會道德標準淪喪 俄羅斯越來越像伊斯蘭國

齊澤克 (Slavoj Žižek)    2022年12月16日 07:00:00

齊澤克 (Slavoj Žižek)

歐洲高等學院哲學教授

倫敦大學伯貝克人文學院國際主任




 



道德標準的進步創造出一種有益的教條主義模式。一個正常、健康的社會,不須去爭辯能否性侵及虐待他人,因為大眾已「教條地」認同,這些行為是不可接受的。基於同樣的原因,當有社會領袖說出「合法性侵」或提及「可容忍的酷刑」,例如美國共和黨前國會議員所說,這些都顯示社會的道德標準正在淪喪,之前無法想像的行為很可能都會成真。



 



看看今天的俄羅斯。11月網路流傳一段未經證實影片中,與克里姆林宮有關的傭兵組織、華格納集團(Wagner Group),一名成員遭控變節「對抗俄羅斯」,影片出現一名身分不明的攻擊者手持鐵鎚,朝著他的頭側部猛擊。



 



當華格納創辦人、同時也是普丁親信普里戈辛(Yevgeny Prigozhin)被問及這段名稱為「報復的重槌」影片時,他回說,這應該叫做「一條狗以狗的方式死去」。不少觀察家認為,俄羅斯的舉止越來越像「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或者,再來看看俄國越來越親密的盟友、伊朗。許多抗議政府的女孩遭到逮捕,據說她們被強迫嫁給獄卒並遭到性侵,只因當地法律規定不得處死未成年處女。



 



或者看看以色列,這個自豪標榜為自由民主的國家,即便如此,他們也越來越像鄰近的基本教義派宗教國家。最新的證據是,班吉維爾(Itamar Ben-Gvir)將加入納坦雅胡(Binyamin Netanyahu)的新內閣。加入政壇之前,班吉維爾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在客廳擺放以色列裔美籍恐怖主義份子戈登斯坦(Baruch Goldstein)的肖像。戈登斯坦曾於1994年在希伯倫屠殺29名正在清真寺朝拜的巴勒斯坦穆斯林,並造成125人受傷。



 



納坦雅胡,這個在2021年6月下台前曾是以色列在位最久的總理,全面展現出道德淪喪現象。以色列時報2019年報導,就在(以國)政府公開報告指出,右翼勢力是猶太人的最大威脅後不久,他卻呼籲「對抗穆斯林和歐洲反猶太主義的左翼勢力」。為何納坦雅胡忽視極右派的反猶太主義?因為這是他仰賴的力量。西方世界的新右派或許在國內是反猶太主義的,卻是堅定支持以色列,因它看似是對抗穆斯林入侵的最後防線。



 



不幸的是,這些都只是單方面的故事。道德淪陷在「覺醒」(woke)左派也越來越明顯。「覺醒派」變得越來越獨裁且欠缺容忍性,他們倡議接納各種形式的性向和道德認同感時卻只對某種對象除外。社會學家羅賽爾(Duane Rousselle)將新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形容是「對『一』(The One)的種族歧視」。傳統的種族主義中傷那些對「一」(占主導地位的內部群體)構成威脅的入侵者,而覺醒左派則想對那些沒有完全拋棄「一」,沒有拋棄原有的性別、性向和種族分類的人做同樣的事。所有的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現在都是可以接受的——除非你是一個順性別白男。這些順性人群被要求為自己是誰而感到內疚-因為他們「對自己的膚色感到自在」-而其他群體(甚至是順性女性)則被鼓勵做他們自己。



 



這種「新型態覺醒秩序」(new woke order)在荒謬的現實世界中越來越明顯。就在這個月,美國賓州蓋提斯堡學院的性別與性向資源中心計畫贊助一項學生組織的活動,對象是那些「厭倦了白人順性男性」的人。該活動的計畫是讓參與者「畫出和寫出」他們對「對自己膚色自在」的白人男性的不滿。在遭到強烈抗議和種族主義指控後,該活動被推遲。



 



覺醒的非二元流動性結合狹隘、排外後,產生一種矛盾悖論。在法國,菁英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正在討論一項提議,即為那些選擇「混合/多樣性」(mixité choisie)作為自己性別認同的人設立專用宿舍走道,以排除順性別男性。擬定的規定非常嚴格:任何不符合標準的人都將被禁止進入這些走道。當然,這樣的規定將為更苛刻的限制開闢一條道路。比如說,如果夠多人用更狹窄的術語定義自己的身份,他們可能都會要求擁有自己的走道。



 



該提案有三個特點值得強調:它只排除了順性別的男性,而不排除順性別的女性;它不基於任何客觀的分類標準,只基於主觀的自我認定;它要求進一步的分類細分。最後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證明了對可塑性、選擇和多樣性的所有強調,最終將導致「新種族隔離」-一個固定的、本質化身分認同的網路。



 



因此,覺醒主義提供了一個關於「允許」如何變成「禁止」的典型研究:在一個覺醒主義政權下,我們永遠不知道何時或是會因哪些所說過或做過的某件事(標準是模糊的)而遭到抵制,抑或是僅因為天生就屬於「禁止」的範疇。



 



覺醒的左派非但未如他們所聲稱的反對新形式的野蠻行為,反而完全參與其中,宣揚和實踐一種沒有諷刺意味的壓迫性話語。儘管他們提倡多元主義和促進差異,但其主觀立場(制高點)是無情的威權主義,是一種不容許任何爭論的武斷排斥,而在以前,這種排斥在一個寬容、自由的社會中被認為是不可容忍的。



 



即便如此,我們應該記住,這種混亂在很大程度上僅限於狹窄的學術界(以及新聞業等各種知識份子職業),而社會的其他部分則朝反方向發展。例如,在美國,12名共和黨參議員這個月加入民主黨多數,投票通過將同性伴侶結婚權寫入法典的法案



 



「取消文化」及其隱含的偏執,是一種絕望的、明顯的、自我挫敗的嘗試,目的是彌補性少數群體長期遭受的真實暴力和不寬容。覺醒主義的抵抗僅僅是退回到一個文化堡壘,一個偽「安全空間」,其漫無邊際的狂熱只是加強了大多數人對它的抵制。



 



(翻譯:艾可,責任編輯:楊淑華)



 



© ProjectSyndicate



 



(原標題為《Ethics on the Rocks》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永慶房屋示警:短期投機炒房形同詐騙



 



買賣屋最難防黑心仲介「低買高賣」兩面賺差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